第七百零三章 北伐(第2/2页)

诸军云集,直奔东关。

钟会又追到东关苦劝,跪在辕门前一夜,弄得孙皓不胜其烦,最终下诏让他回建业辅佐年幼的太子孙瑾。

江东群臣大为称赞。

就在东吴发兵的同时,洛阳早已准备多时。

司马炎不顾瘟疫还未褪去,聚中军十五万,准备南下迎战孙皓。

吴军虽有西陵之胜,但陆抗是陆抗,孙皓是孙皓,司马炎对孙皓还是稳操胜券的。

这几年在孙皓的胡作非为之下,东吴不断有将领投降,也将东吴的虚实暴露出来。

吴国早有覆灭之象。

将领叛乱,百姓逃散,山贼频起,种种乱象,不一而足。

这种情况下,孙皓还在穷兵黩武。

“臣有一计,可生擒孙皓!”荀勖先石苞一步道。

“何计?”司马炎好奇问道。

荀勖手指这地图上庐江郡的位置。

地图上有两个庐江郡,一为魏属,一为吴属。

魏国庐江郡在大别山东北,郡治六安。

吴国在大别山东南,郡治皖县。

六安之策便是合肥新城。

“趁孙皓攻寿春之际,大军齐出猛攻新城,断其归路?”石苞老眼没有丝毫昏花,反而亮闪闪的。

合肥旧城南面依江靠湖,吴军可依仗水军之利,粮草运输也极为方便。

满宠将新城建在离淝水不远不近的地方,恰好让吴军不能施展水军之利,但又不能视而不见,不然合肥守军能随时掐断淝水。

所以新城能发挥晋军陆战之利。

地缘上,合肥新城处在淮南、庐江、安丰等郡的半包围中,孙皓若想攻打寿春,必然会以合肥作后盾。

荀勖道:“孙皓屡次进犯晋土,此贼不除,天下难安。”

贾充盯着荀勖,三角眼不断闪烁,似乎看到了别的东西,颍川士族与钟会暗中有联系,不是什么秘闻,士族门阀一向盘根错节、四处生根,“新城坚固,孙皓岂能不重兵防守?臣建议还是效仿先帝破诸葛诞,先固守,弱其声势,待其力竭,诸路并进,何须冒此风险?当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尚不能攻克星辰,若我军迁延日久,只恐寿春有变。”

司马炎不置可否,目光转向石苞。

军事上,石苞最有发言权,“那就要看陛下是想退敌,还是灭吴!”

司马炎兴趣大起,“此话怎讲?”

“陛下若想退敌,只需诸路驰援,大造声势,孙皓久攻不克,自会退军,但此策太缓,少则数月,多则一年,孙皓此次退,下次必会复返。”石苞拱手道。

司马炎最头痛正在于此。

西陵大战给了孙皓勇气和信心,一门心思盯着司马家打,让司马炎不胜其烦。

“合肥本为国家重镇,南面屏障,一旦东吴修复合肥旧城,则淮南不复国家所有,孙皓轻而无备,有西陵大胜在前,必小觑我军,陛下正可拥十五万大军直扑合肥,断其退路,然后南北夹击,则吴军可破,孙皓可擒也!”石苞等于是赞同了荀勖的主张。

贾充从中嗅到了一丝异常,什么时候,石苞与颍川士族搭上线了?

难道只是巧合?

未及多想,司马炎已抚掌而笑,“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