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兵事(第2/2页)

杨毅正带着一队斥候返回。

从军数年之后,身躯越来越魁梧健壮,穿着冷锻甲,身边跟着夏侯栩、李庠、赵雄等人,所过之处,仿佛刮起一道旋风。

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

“拜见秦王!”四人和斥候小队一起下马,半跪于地。

军中无父子,什么都要按军法来。

一向桀骜的李庠吃了不少军法,杨毅也没少被文鸯责打。

“起。”杨峥虚扶,“今日可曾哨探到什么?”

“兄长!”杨旭脆生生的喊道。

杨毅看到他后,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稍作迟疑,最终脸上挤出一个笑容,算是回应。

他历练这么多年,不该懂的都应该懂了。

如果半点迟疑都没有,反而说明他城府深。

“敌军兵力集中在蒲坂,上游兵力有所空虚。”杨毅老老实实回答道。

“你可有破敌之策。”

“当年韩信灭魏,大军亦是屯于临晋,调集船只于临晋渡口,佯示必渡,暗中率主力从上游百余里夏阳渡口以木罂偷渡,声东击西,一战而俘魏王豹。”杨毅的眼神中带着某种希冀。

韩信是兵仙,也是成语制造者,什么十面埋伏、国士无双、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等都是因他而出。

但彼一时此一时。

魏王豹跟韩信不是一个档次的,华夏几百年才出一个韩信。

如今对面的陈骞、唐彬、刘弘、贾充都是不错的将才,自然知道韩信之旧事。

连南匈奴豪酋刘渊都熟读兵书。

“你觉得可以效仿韩信乎?”杨峥故意问道。

不读兵书肯定不行,但兵书读多了,什么都按兵书上来,问题更大。

杨毅身边的夏侯栩异常紧张的冲他使了个眼色。

不过这显然是多余的,杨毅摇摇头,“韩信之谋在偷渡二字,彼军众,得河东之地利,以逸待劳,我军寡,骑兵渡河不便,以短击长,大不利也。”

“不错。”杨峥还是挺欣慰的。

能说出这番话,已经具备了一个将领审时度势的基本素质。

关键他年纪不大,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假以时日,必定能独当一面。

杨峥思索了一阵后道:“此战之后,调你们四人驻守归信城,你们可愿意?”

杨峥没有强求。

归信城在燕然山,地处草原和秦国的前沿,越是苦寒遥远,越是能锻炼人。

而且还能放开手脚。

庞青调回后,那边就缺得力之人。

杨峥干脆让这四人前去,看他们能有什么作为。

“属下愿去!”杨毅拱手道。

他的三个兄弟也跟着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