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度田(第2/2页)

建武十五年,度田令下达之后没几个月,冀、兖、青、徐爆发大规模叛乱,叛军直接攻入官府,斩杀光武帝派来的官员,史载: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

光武帝终究不是汉武帝,没有他的魄力,度田令表面上完成了,实则是双方互相妥协,各退一步。

杨峥觉得汉末的混战,乃至魏晋的一些列变乱、鼎革,祸根的源头其实都是东汉。

按照汉制,度田在每年五月进行,案比是每年八月。

张辅要提前进行,不言而喻,是让杨峥提前准备。

以前推行均田制的时候,杨峥就说过,均田只是第一步,最终的目的是举国上下一体纳赋。

有钱有地的多缴,没钱少地的少缴。

这是一个国最根本的公平所在。

但也是从古至今最大的难题。

这个问题放在中原是无解的,放在秦国则不难,秦国压根就没几个成气候的士族门阀。

豪强们已经在均田制上退了一步,既然能退第一步,就能退第二步。

秦国允许他们拥有土地,但必须在按规矩来。

享受多大权利,就要承担多大义务。

就像府兵和中军一样,他们不用缴税,但他们需要为国争杀。

府兵不缴税,但每逢战事,需要自备粮草军械。

而中军没有军饷,土地是杨峥给他们的补偿,一旦士卒退役,会照常收取田赋。

光武帝手下的豪强还帮他打过天下,秦国的豪强什么付出很少,基本就是来捡现成的,依附在秦国躯干上。

这么搞当然不行。

上一次均田只是逼豪强们释放人口,度田并不彻底。

这一次就是玩真的了。

“孤命你为度支尚书,你可敢入蜀度田案比?”杨峥笑道。

关中河西度田难度不大,杨峥也不怕他们不服。

而蜀中则有些鞭长莫及。

眼下杜预正屯兵永安。

益州刺史令狐盛手上兵力不多。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张辅拱手道。

“孤派宣义司、镇抚司辅助你,务必将蜀中真正纳入我大秦!”

“臣必竭心尽力!”张辅一脸正色。

打天下要用猛人,治天下也要用猛人。

蜀中度田交给张辅,关中度田交给李密,河西度田交给常忌。

杨峥在征询鲁芝意见之后,于甘露七年三月颁布度田令。

凡大秦国土和百姓,必须全部登记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