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功高(第2/2页)

功劳越大,威胁越大。

杜预已经成功高震主之势,所以要自污,留下把柄。

现在的政治氛围,比当年秦始皇恶劣不知多少倍。

汉高也杀功臣,但韩信、彭越、英布、臧荼、韩王信、陈烯六人自己的问题也很大,稍微冤枉的只有彭越而非韩信,而这些人不是刘邦的沛县嫡系……

司马迁史记的立场本身就有问题。

刘邦真的是地痞无赖?

坑杀二十万降卒的项羽就是大英雄大豪杰?

但这种书能问世,恰恰说明了大汉宽容的一面。

汉魏以来,君臣之间有一套潜规则,只要你退出,我就不会斩尽杀绝,大家都能得个体面。

但司马懿打破了这种默契,使后世君臣之间的猜忌愈演愈烈。

“司马懿贻害无穷啊。”杨峥苦笑道。

作为一个穿越者,杨峥自然能相信杜预,但站在杜预立场,不得不小心翼翼。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流言既然传到姑臧,听到的也不止杨峥一个。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弹劾奏章纷至沓来。

绝大多数都是军中,周煜、尹春、袁效这些中军元从系,连张特都来信提醒杨峥但防备蜀中剧变。

还有凉州士族豪强出身的官吏,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这几年扩张太快,大量降将加入。

文鸯、许仪、田章等人都得到了重用。

青营出身的刘珩、庞青、孟观也大放异彩。

以至于元从系有些心理失衡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山头。

凉州刚刚有个样子,各种幺蛾子就扑哧扑哧的乱飞起来。

内斗是人的天性,不会以杨峥的主观意愿改变而改变。

没过两日,杜预的请罪书到了,直接承认侵占土地,侵吞财货,请求杨峥降罪。

信中还举荐了李密、陈寿、常忌、常勖、杜轸、寿良、王化、李宓等贤才,大力称赞罗宪、霍弋都是国士,忠心无二,可以大胆任用。

杨峥心中暗暗感动。

自己能有今日,杜预居功甚伟。

说穿了,自己不过是个军头,有些后世人的眼光和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杜预、鲁芝这些人才是把想法落地的人。

当年王莽的想法更多、更超前,却弄得天下皆反,把自己的脑袋弄成了收藏品。

“传令,杜预退还侵占田地,夺鹰扬郎将勋功,罚俸半年,仍督蜀中诸军事。”杨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