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太原(第2/2页)

只有贾充脸上的笑越发刻意。

片刻之后,司马昭轻轻咳嗽两声,“玄伯运筹帷幄,朝夕不可离也。”

其实陈泰只是想提醒司马昭注意太原,心中还有很多话没说,比如唐咨、全端、文虎等人未必可靠,比如对面将领是谁,一无所知。

但现在都已经被贾充堵死了,说不出口。

陈泰缓缓闭上眼睛。

这时同为名士的荀勖拱手道:“两军交战不可临阵换将,石林伯有功无过,仓促调任,人心必然生疑,让太原为国之要冲,河北门户,亦不可不重之,相国可派一上将镇守上党,太原有变,数万步骑居高临下,太原瞬息可定也,雁门离姑臧千里之遥,此地只可为次战之地,必非主战之地,数万步卒足以应付。”

堂中诡异的气氛顿时消退。

历史上钟会伐蜀,正是荀勖举荐卫瓘为监军,才让司马昭成为最后赢家。

荀氏在朝野举足轻重,司马昭自然也要给些面子,“公曾所言是也,石鉴有功无过,若是调离太原,诸将必定生疑,休渊,你引三万兖豫士卒,为吾镇之!”

政治的本质就是左右逢源和不断妥协。

司马昭不能太得罪朝中的各种势力,陈泰、荀勖、陈骞背后各有势力,各有想法,反而贾充才是真正能为他所用之人。

所以折中之法最好不过。

“末将领命!”陈骞拱手道。

“杨贼不动,则汉中为吾所取,若动,则吾亲引大军与之决战!”司马昭神情坚决。

“倘若士季在汉中打开不局面……”贾充把矛头调向钟会。

从汉中传回的消息并不乐观。

大战已经持续快两月,阳安、汉、乐三城固若金汤,连区区三千人防守的黄金围都拿不下,反而是钟会损兵折将,士气低靡。

司马昭沉吟片刻后道:“士季之长非在两军争锋,而在谋算,蜀主暗弱,姜维战于外,黄皓祸于内,荆州士人、益州士人各自不睦,此士季用武之地也,汉中必为吾所取,取汉中,则进可取凉州,退可灭蜀国!”

司马昭磨砺多年,虽没有司马懿的文韬武略,也没有司马师的阴狠果决,却极擅用人。

以钟会统兵,再以羊祜、王濬、王浑为副手,让这支伐蜀大军基本没有短板。

“相国英明!”群臣心服口服的拱手。

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纷争了七十多年,经历了几代人,无数英雄豪杰前仆后继,中原脱颖而出。

已经具备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而吴蜀两国日渐式微,在内争中不断消耗,司马昭已有一统天下之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