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乏人(第2/2页)

杨峥受宠若惊,暗忖是自己的竹简起了作用。

“其若不来,又当如何?”

“来者为吾上宾,不来者,吾提兵讨平之,杀一儆百!”夏侯霸眼珠子冒着寒气。

以陇西的兵力,想完全平定羌乱难度太大。

除非联合南安、武都、安定三地的魏军。

但这是雍凉都督或雍凉刺史的权力,夏侯霸还没到这个级别。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既然掀起如此声势,恐怕不会前来会盟,就算来了,也只为利,利尽必散,未必是真心。”杨峥实话实说。

忽见李弥目光复杂。

暗忖可能是他的谋划。

但眼下形势也顾不了那么多。

不打疼他们,他们当然不会拿正眼看你。

更何况背后还有势力支持。

夏侯霸眉头一皱,沉声道:“贼酋若果真如此,某必请调长安大军犁庭扫穴,灭其种类。”

杨峥不怀疑他的决心和勇气,但现在的雍凉都督夏侯玄,骆谷大败在前,早就成了惊弓之鸟,还会支持他大动干戈吗?

恐怕郭淮就是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而夏侯霸根本不知道夏侯玄现在的尴尬境地。

就算出兵,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

别到时候大军走在半路上一哄而散,夏侯家的脸面可就彻底没救了。

杨峥撇了撇李弥,又看了看夏侯霸神色,小心翼翼道:“如今的形势,恐怕长安不会出兵。”

“夏侯都督与将军是一体,怎会不出手相助?”李弥终于忍不住开口道。

这年头找到一个好领导也不容易,杨峥实在不愿看到他栽跟头,“从长安发兵,粮草几何?军资几何?羌乱旷日持久,陇右能承担几万人的粮草否?”

夏侯霸脸色急剧变幻着,由红转青,由青转黑,不过最终变成一声叹息。

李弥面红耳赤,有些下不来台。

杨峥拱手道:“属下别无他意,眼下贼势猖獗,一时情急,心直口快,李司马多多包涵。”

李弥脸色这才好看一些,“兴云素有谋略,不知可有计策应对眼前局势?”

这就问道点子上来了。

杨峥静静思索一阵。

以夏侯霸的现状,援兵就不要指望了。

长安更不用想。

估计夏侯玄也指挥不动雍凉军。

只能靠自己。

贼人最大的倚仗就是熟悉山形,来回聚散穿梭,不跟夏侯霸正面决战。

陇西四周皆是山,陇山、岷山、祁山、祁连山、秦岭……

山是死的,人是活的。

杨峥忽然想到一句话,山不就我,我便去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