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3/4页)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六人忙活了一上午,田里的稻子总算是少了一半。到了午饭时间,花婶就先回去给大家烧饭了。大家在田里继续干活,直到花婶来喊他们先回去吃饭。

中饭是在花婶家吃的。

花婶家的房子是最传统的农村土房子,没有专门的餐厅,就在厨房搭了张四方桌,就这么吃着。

厨房的空间也不大,一个农家土灶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又放了一张桌子,就显得更加拥挤了。厨房光线不足,灯也是老式的钨丝灯,亮度有限,照明范围正好也就照到餐桌,不至于吃饭的时候吃到鼻子里去。

“大家坐下吃饭吧,”花婶双手揣在围裙里,显得有些局促,“家里比较乱,也没什么好菜,别嫌弃。”

大家忙摆手说很丰盛了,表情平静地坐下来吃饭。

这些天,他们跟村子里的人混得都很熟了,也从村民那里了解到一些花婶家的情况。

花婶和花大叔一生共有三个孩子,小儿子英年早逝,已经死了三十多年了。十年前,二儿子又得了帕金森,治了很多年也没治好,钱还欠了一大笔。二儿子的病情一日比一严重,夫妻俩心里也都明白,儿子离开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俩口在送走儿子之前,两年前大女儿因为突发心脏病先离开了他们。老俩口还没从失去大女儿的悲痛中走出来,没多久二儿子也走了。

一年内,花婶和花大叔失去了所有的孩子。老来丧子的打击是无比沉重的,一些承受能力稍差的老人遇到这种事估计想死的心都有了。但花婶和花大叔很坚强,依然以最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着。

夫妻俩的主要收入来自花大叔的工资。花大叔有一手做木工的好手艺,平时四处盖房子。最近这段日子,花大叔在县城里接了个大活,已经在县城里干了两个月了,由于工期很赶,无法赶回来收稻子。昨天晚上,夫妻俩通电话的时候还在发愁家里的两亩稻田要怎么办,没成想,现成的帮手就送上门了。

吃饭的时候,众人和花婶聊天。

程允安问:“花婶,咱们村子里稻子还是人工收割吗?怎么不用机器啊?机器多方便省事啊。也不用家家户户都买,村里有一台大家轮着用也好啊。”

“害,没那个条件。”花婶摆手。

“是钱不够吗?”桑落拿出手机就要打电话,“我可以捐赠几台,下午就能送到。”

“哎,不用不用!”花婶忙阻止,“不是机器的事,就算买不起,现在也能去租,也不贵。我们村主要是因为没路,机器开不进去。”

“没路?”萧寒仰着脸想了想,“好像是哦,农田周围的路都太窄了,车子开进去确实有些勉强。”

“是啊。”花婶说,“我们村的田基本都这样的,车子开不进去,就算有机器也没用。”

夏稚忍不住问:“那修一条能开机器的路呢?”

“是计划修来着的,不过村里没啥钱啊。”花婶摇头苦笑,“两年前就说要修路了,到现在还没影呢。”

“这样啊。”桑落托着腮,另一只手搭在桌面随意轻敲着,若有所思状。

夏稚和程允安相视一笑,看来很快,这个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了。

吃完饭,大家稍作休息,就又一头扎进了农田里,继续忙活。

下午的时候,牛婶和庆祥婶也过来帮忙,牛婶还带了自家那口子。牛婶和庆祥婶家的条件比花婶家要好很多,而且两人的孩子每个月都会给他们打钱,两家如今已经不种水稻都买现成的了。所以每年两人都会来帮花婶。

有了牛婶他们的加入,效率比起上午又明显提高了。夏稚他们继续割稻子,牛婶和她家男人就给稻谷脱粒,庆祥婶和花婶负责装袋。大家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下午四点的时候总算是全部忙完了。所有人都累得满头大汗,后背都汗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