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童谣杀人案》(第2/6页)

荀命这才在《混沌疾风》评论区回复:

“正在看戏,等他写完。”

真实情况自然是席余烬正在加速码字,分身乏术。

而在读者看来,这是两人过招的文斗礼仪,你更一段剧情,我再更一段剧情,我们谁也不抢谁的热度,纯靠实力吸引读者。

这样看,荀命还有点礼貌?

荀命的形象逐渐在宇宙读者心中立体起来。他本质是个目中无人的狂妄小说家,明明看不起任何人,明明也能写爽文,偏偏喜欢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偏偏对好友还有一点礼貌。人类可真复杂啊。

因此荀命坑底的读者,不是分流去看《真假豪门》,就是来围观这个传说中被荀命指导的永夜。它们看了好几章更新,才发现这个《童谣杀人案》,怎么越看越惊悚?

故事以小钟的视角出发。

他被指定为无辜人,所有乘客都争着向他自证清白。小钟还是个少年,压力十分大,幸好旁边有小时在帮忙分析。

这个小时在之前的《幽灵杀手》初登场,与钟先生颇有渊源。读者们都很好奇他们的故事,看见他俩的互动,有些意外——原来钟先生以前并不果敢干练,推理时仍十分生涩,面对外人的夸赞还有些形象包袱,时先生则外向热情,总是无意间以最短的话戳破对方内心防线。

这对好友一开始推理船主就在船上某个地方藏着,可他们怎么都找不到藏身的地方。

很快,第一位乘客死去,他僵直地躺在最底层的地板上,契合了童谣的第一句。

众人以为是被勒死的,但小钟发现是被毒杀。小钟这才想到,或许凶手就在他们之间。

读者们在评论区开盘赌凶手。反正只有11个人物,除去小钟小时,还有9个,凶手应该就在这9个之间,总有猜对的机会。

现在读者们已经不会认为有个精神力极强的杀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犯罪,一切都在客观唯物世界有迹可循。

可书中的乘客竟然不这么认为,一个神神叨叨的乘客竟然整日说有隐藏的杀手,他亲眼看见过。

小钟心理压力大,推理过程有点犹豫,真是急死读者们了!

一些没看到小钟大杀四方的读者,转头去读了荀命的《混沌疾风》爽一下。

然而后面接二连三又死了两位乘客,还都是按照童谣的方式死去的。书中的氛围更加凝重紧张。

小钟提议所有人不分开,一起睡在餐厅,然后亲自把餐厅里的所有椅子砍了。

因为之前每当有一个乘客死去,就有一个椅子被损害。小钟为了破坏童谣顺序,也为了安抚,直接毁掉所有椅子。

读者们读到这段都惊呆了:

“哈哈哈,钟先生以前这么猛的吗?”

“读到这段总算轻松点了,接下来小钟要开始推理了吧!”

但是意外依旧发生,一位老先生掉进了极窄的木偶戏橱窗里,似乎是被里面的尖刀所伤。等众人发现他,他的血迹都把橱窗弄脏了一大半,尸体也一动不动。众人甚至没办法把尸体捞出来,只能盖上一块布。

还活着的众人开始崩溃,大声指责小钟,又相互指责各自都在撒谎,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凶手。神神叨叨的乘客说所有人都犯下了真实的罪行,都注定被惩罚。

“已经死了四个了,还有七个乘客,除去小钟小时,就剩下五个。”

读者们依旧热烈地讨论。

“五选一,这个猜中凶手的几率很大啊。”

“看到这些乘客的相互指责,我觉得他们确实挺活该的。还那么骂小钟,把过错都堆到小钟身上,真不爽。”

众人分开行动。

小钟消沉过一段时间,被小时鼓舞起来继续寻找真相。他的推理能力似乎瞬间进步了,思路更加冷静清晰,读者们又看到找到真相的期望。

小钟重返案发现场,重新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