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第3/4页)

“大明要不要这座银山,不是印加国王说了算,而是看大明想不想要。”

“大明要不要,一定要。”

范德行认真思考之后说道:“无论他同意不同意,大明需要大量的白银,通衢百货。”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道德的枷锁正在逐渐松绑。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毫无生气的赤道无风带的航行,这种航行对于大明的十三艘船而言,着实是无聊至极。

因为这三个月的时间,连风变得有气无力,即便是天生的航海家,唐兴也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

枯燥的赤道无风带,因为天气过于炎热,唐兴连钓鱼的兴趣都没有,整天躺在船长室里摆烂。

三个月,着实是枯燥无比。

按照倭人的说法,如此枯燥无聊的海上航行,他们经常碰到,因为不曾掌握牵星过洋术,所以迷航对于倭人而言,是家常便饭之事。

迷航超过一个月起,船上的食物就开始变质,酒也会喝光,淡水会随着储存时间变长而变得发黄发臭,喝下去就会生病,即便是这种发黄发臭的淡水,在没有降雨之时,每人也只能分到一小杯。

唐兴当时就问,为何不捕鱼呢?捕鱼不就可以吃饱了吗?食物这东西,海上会少吗?

唐兴作为自由的航海家,曾经单帆出海,食物什么的,海里捞就是了。

倭人支支吾吾的解释了半天,唐兴才明白,在小船上捕鱼,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儿,即便是捕到了鱼,也不能喂饱肚子,反而会更加劳累,入不敷出。

最美味的食物是拆开船板的船蛆,最难吃的食物是保护缆绳的牛皮煮着吃,用拆开的船板生火,船上若是有老鼠,那是难得的美味。

“为了不被饿死,就得吃这些牛皮。”

“这些牛皮因为风吹日晒、雨大,硬的已经跟石头一样,通常是放在海水里浸泡,稍微软和一些,再烤熟了拿来充饥,会死人,死很多很多人,死人也会被吃掉,有的时候会烤着吃,有的时候会生吃。”一个倭人啃着馒头,就着烧酒兑的水,对着唐兴如是说道。

倭人对唐兴是感恩戴德的,大明水师的伙食在海上,已经不能用好去形容,哪怕是经过了三个月赤道海航,依旧能吃到馒头这种食物,喝着烧酒兑水,是航海中最幸福的事儿。

倭人用力的咬了一口馒头,继续说道:“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长期缺乏新鲜的食物,可能是喝的水过于肮脏,船上的人会开始生病,最开始的时候,是牙床变得肿胀,而后开始出血,牙齿松动脱落,再过几日,满嘴生疮,最后即便是嘴里有食物,也无法下咽,最后绝望的死去。”

“有些人即便是没有牙齿出血,两条腿也会肿的像个萝卜一样,只能拄着拐杖,像个鬼一样晃荡,而后不知道倒在哪里,迷航之后,就会互相残杀,最后看不到任何希望,从船上一跃而下,跳进海里,把自己沉海。”

“迷航后,就会自相残杀,这种船的遗骸就会在海上一直飘荡,很多老船员都说,不能碰到这种船,因为这种船,带着不祥。”

唐兴拍了拍倭人的肩膀,狠狠揉搓了一下倭人光光的脑袋说道:“你既不会饿死,也不会生病,更不会腿肿的像个萝卜,老子还要让你们给老子冲锋陷阵!”

“把药吃了,别不识好歹啊!这不是毒药。”

“我就知道你们这群狗东西,把老子描绘成了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妖怪,说不吃老子的药七天之后就会七窍流血而亡,说什么吃下了老子的药,不听话,就会万毒穿心。”

“认识这几个字吗?!太医院出品!大明司礼监监制!外面买到买不到上等货!一群没心肝的白眼狼。”

唐兴骂归骂,但还是把药分了下去,看着倭人把药吃了,才离开了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