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破门谬论(第3/4页)

“对大明而言,能够获胜、不发生在本国的战争,可以看作战争之福。”

朱祁钰听闻一愣,这江渊难不成是跟着尼古劳兹修习了低道德优势?这番话如此堂而皇之的说出来,不怕卫道士们指着江渊的鼻子骂他无德吗?

朱祁钰点头说道:“江尚书所言有理,所以要区分内外,当破坏发生在了国内,战争非福,这便是外战急不得,内战缓不得的根本原因。”

“兵祸在国内,那就是纯粹的破坏,是生民凋零,生灵涂炭。”

江渊一番话甚至涉及到了王化的核心理论,这里是财经事务专题会议,便不会过分深入的讨论关于王化的议题。

朱祁钰说战争非福,是内经济,而江渊所言战争之福,是外经济。

即便是对外战争,为了军事行动而让步的生产力,是不是也会影响到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国内生产,是不是某一种战争非福的具体体现呢?战时军管的紧急状态,的确可以握起拳头做大事,但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视战争烈度和持续时间区分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朱祁钰和江渊谁错了吗?亦或者是非要争出个对错吗?

非也。

这就是盐铁会议,不一定要争论出个对错来,而是研究财经事务,大明经济活动对大明的长远影响。

朱祁钰和江渊的重点,也不是在谁对谁错之事上,而是就经济本身进行探讨。

朱祁钰接着说道:“十分显然,我们通过破门这一个现象,就会发现,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事实上生产力的破坏对百姓的生活是最大的。”

“人们把自己生产的东西供应给他人,其实是为了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供给会创造需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

“就像朕手中的这枚御制银币一样,需求和供给,生产力和购买力,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罢了。”

朱祁钰解释清楚了他开头说的那句,生产力就是购买力之后,看着沈翼继续说道:“朕为什么一直不肯推行钞法,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担心钞法超发引起经济崩坏、给大明海商们持续不断的动力,将国外的物华天宝带回国内、大明宝钞信誉不足等等。”

“若是从破门谬论去看,朕不行钞法的一个担心,便是虚假繁荣。”

“人们用金钱的数量,来衡量自己财富和收入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钞,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宝钞,只能买到的东西和实际拥有的东西都比以前更少。”

“通货膨胀造成的虚假繁荣幻象,很容易让人沉醉于这种通胀带来的虚假繁荣之中,而这种虚假繁荣的背后,是不断的超发货币。”

“就像是吸食福禄三宝一样,明知道超发宝钞的数量,远远大于了生产力发展,但是超发货币带来的虚假繁荣,会让所有人,包括皇帝和朝廷在内,都想要再吸那么一口,吸着吸着便人不人鬼不鬼了。”

“而超发货币如果能够均匀的流入大明的每个人的手中,那这种通胀是全民承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现实是,超发的货币,总是流向那些不应该流向的地方,可以是王侯将相、可以是势要豪右,可以是肉食者,唯独流不到大明百姓的手中。”

“通过通胀和掌控货币超发的渠道,王侯将相势要豪右们,在超发货币的过程中获得的资财收益,远超于通胀,而百姓们的资财收益,远低于通胀,这就是看不见的镰刀,在收割着大明百姓们的命。”

“超发货币带来的虚假繁荣,所有的代价,都由最底层的大明百姓承受。”

“钱法固然有各种弊病,甚至容易引起大明陷入冬序之中,但是相比较冬序,虚假繁荣带来的危害,不是大明眼下能够承受的住的,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