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应许之地(第3/4页)

而这一切,坐在顺天府北衙讲武堂聚贤阁御书房的朱祁钰并不知晓,他面前放着一封塘报,辽东塘报。

宁远伯、辽东都司都指挥、辽东总兵官范广通过鸽路急奏,辽东建奴举旗造反。

“范广说要五十万大军,忠国公以为呢?”朱祁钰看向了石亨问道。

“臣不在辽东,臣不清楚,但臣以为应该是要的,因为之前在讲武堂题本中,范广就不止一次提到,安定辽东需五十万之众。”石亨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还是讲明白自己的态度。

于谦想了想说道:“京营二十二万人出十二万,直隶、山东、辽东卫军加起来共计十一万,再加上征调直隶、山东、辽东的民夫应该是够了,陛下,辽东有黑土地可供耕种,不应该这么闲着。”

“嗯。”朱祁钰看向了兴安说道:“兴安,你把当年范广在讲武堂做的题本拿来《建奴叛乱》在甲子架上数第二排最左边。”(165章)

兴安一愣,陛下居然记得这么清楚。

于谦注意到,范广当年所做的题本,纸张的边角已经卷了,证明时常有人翻动,这可是御书房,除了陛下还有谁会翻动呢?

朱祁钰拿着题本又看了一遍,递给了于谦说道:“建奴不知道好歹啊,朕还以为随着大明势大,他们会收敛一些,结果倒好,夏知义苦苦哀求朕重开西域,大明南衙势要豪右也竭诚欢迎朕前往南衙巡视,这些事儿,朕都还没办,建奴上赶着送死来了。”

“辽东好啊,辽东有黑土地,土地肥沃降水充足,这还不得多养五百万口?”

于谦摇头说道:“陛下保守了。”

石亨眉头紧蹙的说道:“陛下,要不多一万?”

五十万这个数字,实在是有些不祥,当年稽戾王亲政,带的军民共计五十万人,冻死饿死战死,不知凡几。

“臣也以为五十一万妥当。”于谦听懂了石亨的意思,也赞同的石亨的看法,多一万少一万都行,但就是不能是五十万。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这大明朝堂内外,乍一听出兵五十万,怕不是立刻想起了当年,怕是心里都得打一颤,多少都好,但不能是五十万。

“行吧。”朱祁钰想了想说道:“那就先拿去五军都督府庙算,再拿去文华殿廷推。”

辽东告急,是范广察觉到了建奴反意已决,通禀朝廷,朝廷要做出反应,并且出兵,至少也要筹备半年以上。

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南巡之事要延后,重开西域征伐,也要暂缓,先把辽东推平,把那些鞑靼、兀良哈、瓦剌、海西女直、建州女直甚至是朝鲜不服大明者,全都物理消灭后,才能继续。

“朕要是董山、李满住,朕就把自己的狼子野心收一收,忍一忍,大明如日中天,这会儿势大,就蛰伏起来,等到朕死了,等待朝中这批大臣们死了,等到大明开始兴文匽武的时候,再兴风作浪,大明京官就很懂这个路数。”朱祁钰看着那份塘报,颇有感触的说道。

非要在这个时候跟他碰一碰,何必?

大明京官现在拿出了自己最后的手段,摆烂,朱祁钰拿他们便没有什么办法了。

京官也有说法,这脑门上的钩子晃荡了十四年了,钓到鱼了吗?!没有!

那还钓什么钓!

其实京官们也摸准了皇帝的脉门,陛下不是不让发财,也不是不允许不公平的现象,陛下的逆鳞非常明显。

一个是军卒以及军卒家眷,一个是大明的工匠,一个是大明的数量最多的百姓,或者说农民,只要不触碰这些提都不能提的领域,不在这些地方兴风作浪,陛下极好说话,你要爵位给爵位,要支持给支持,要形制有形制,简直就是仁君典范!

不在工农军身上捞取利益,去哪里捞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