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陛下承诺过的!(第2/4页)

尼古劳兹立刻就红了眼,大声的说道:“我们罗马不是那样的!我们罗马要是你说的那样,无论是日耳曼人、还是高卢人、亦或者盎撒人都不可能占了我们罗马的祖地!他们才是那个样子!”

“否则一群卑贱的蛮夷如何能够击败伟大的罗马!他们才是血腥的刽子手,他们才是恬不知耻的!他们才会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死,而后点一张赎罪券后心安理得!”

“我们罗马人不是这样的!”

胡濙眼前一亮,往前凑了凑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我们大明就是缺的这个。”

尼古劳兹瞪大了眼睛,好悬一口气没倒过来当场去世,胡濙在气死人这件事上的道行,实在是让尼古劳兹无力招架。

胡濙靠在躺椅上,乐呵呵的说道:“中原的奴隶制实在是太过于久远了,虽然可以在不断的开海事中,累积经验,经过多次斗争形成适用于现在的奴隶制,但是朝廷需要有一个方向。”

“你们那个行省奴隶制,在海外应该算是不错的制度。”

尼古劳兹和胡濙开始关于罗马奴隶制的讨论,双方就大明当下面对的种种问题,站在各自的文化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最终形成了一个一致性的意见。

这场发生在会同馆驿的谈话,谈话的二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何其重要的一场谈话,后人说起这段,都认为这场谈话,是汉罗合流的开端。

在过年之前,朱祁钰收到了胡濙的奏疏——《海夷藩国制疏》,从行制、厘法、确权、量度,等多个方面,确认了海外藩国的合法,以海外总督以及总督府为海外藩国的政治主体,以大明历法、礼教为文化主体,以类胡元四等人的奴隶制为社会主体,以大明度量衡为标准的海夷藩国制,初步成型。

朱祁钰以此为基础,在财经事务上,完善了海夷藩国的财会制度,以海外市舶司为经济主体,满足大明需求为首要的经济制度,这部分朱祁钰结合了关于濑户内海堺港市舶司的经验,进行了补足,而且确定了海外市舶司为大明四方之地的基本事实,朝廷派遣官员管理,还有大明水师的巡守等若干细节。

胡濙的这本奏疏上,唯独没有涉及到军事,而于谦在通读之后,补足了海外总督府关于军事的缺陷,海夷藩国拥有部分的军事主权,可以自行募兵调遣,但仍受海外市舶司番都指挥的节制,以市舶司驻扎大明水师、藩国协从的军事主体。

这种军事制度,很像是大唐当年在西域的都督府制度,以大唐长征健儿为主要军事力量,当地世官协从。

《海夷藩国制疏》建立了一整套以大明为宗主国的海夷藩国体系,也确定了宗主国和海夷藩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朱祁钰看来,即便是结合了罗马确定的这套宗主藩国制,依旧是温和的。

毕竟后世的宗主国可以卖给倭国武器,而不交货,最后以不符合时代,强行淘汰退役倭国的武器装备。

倭国付了钱,没看到任何的实物,最后在宗主国的要求下,退役了一大批不存在的军备,即便是没交货,宗主国也不会退返这笔军费,否则宗主国也不会绕个圈,让倭国淘汰了。

总之,大明的这一套宗主藩国制度,作为宗主国的大明,依旧要履行许多的义务,比如大明水师要对海外藩国进行巡逻驻守,清理海盗,维护海外总督府的存续等。

“那么还有人有疑问吗?”朱祁钰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于谦已经详细的解读了这份廷议通过的奏疏。

都察院总宪贺章左右看了看,这几年,陛下威权越重,这朝堂上就是有人心里有疑惑,都没人敢说话。

陛下有那么可怕吗?!

贺章出列俯首说道:“陛下,以继列祖列宗为遗志,得登大宝之位,太祖高皇帝定十五不征之国,文皇帝因交趾不法无德而征伐,现如今,陛下又定海夷藩国制,与太祖高皇帝所定朝贡之国策相悖,臣请问,陛下,这朝贡藩国制和这朝贡藩制,大明究行何法?又将祖宗之法置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