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由盛转衰的共同特性(第4/4页)

但乾隆是真的烦这个阿桂。

章总不上朝,阿桂上奏;章总搞议罪银,阿桂上奏;章总搞文字狱,阿桂领诸臣上奏;章总要废皇后,阿桂上奏;章总宠信和珅,阿桂更是当面和章总吵架。

总之章总想做什么,阿桂都要阻挠,而军中大小将领都是阿桂的人,章总还奈何不得阿桂,只能你阻挠归你阻挠,我该干糊涂事还干糊涂事。

章总禅让给了嘉庆皇帝后,在嘉庆二年,阿桂病逝前,还上奏说,恨皇上(嘉庆)不能亲政,恨和珅奸臣不得诛。

阿桂临死前,就想着两件事,第一件,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赶紧去死,让嘉庆亲政。第二件就是嘉庆亲政后,赶紧把和珅杀了,还天下朗朗乾坤。

章总看到奏折那真的是火冒三丈,又无可奈何。

相比较因为《我的刑部尚书父亲》犯了死罪没死的刘墉,在父亲死后,为了捧章总的臭脚大兴文字狱,到了中枢和和珅的冲突又有很强的党争色彩。

刘墉作为一个汉臣,大兴文字狱而得上眷,也不知道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看到这一幕,会有何感想?

刘墉到了中枢领上书房事,负责皇嗣教育,结果这皇嗣们的师傅们整整七天没去上课,皇嗣们在上书房玩了整整七天,才被乾隆发现,刘墉因为办事不力被罢了官。

两年后,刘墉再次被启用,再次被启用的刘墉,面对和珅,虽然不攀附,但是不敢相抗。

相比较之下,阿桂从乾隆三十年抗旨不遵之后,就已经和乾隆离心离德,硬是靠着自己的实力,给乾隆添堵了三十二年,压着和珅十九年之久,《我的国子监祭酒父亲》阿克敦,大抵是欣慰的。

胡濙颇为硬气的说道:“于少保离京前,臣也和于少保商量过,于少保说要办,而且要礼部慎重挑选,样貌要周正,还要贤良淑德。”

礼部这次的选秀,其实和于谦商量过的,大抵就是陛下忙了十多年,享受享受,劳逸结合。

“日后青史记载,怕是景泰年间,皆是谄臣,都是劝皇帝少折腾民间,论到你们了,哪有劝朕多纳后妃的?”朱祁钰无奈摇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