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能不能给稽戾王遮掩一二?(第2/4页)

“李宾言不行,他要是在于少保这个位置上,不出三天,就得三番五次的致仕,过几天被人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了。”朱祁钰不认为李宾言合适在这个百官之首的位置上,会死的很惨很惨。

大明朝堂几次攻讦于谦,都被于谦四两拨千斤的化解了,但是正统年间入狱的是李宾言这个憨货,早就死了,连坟头的草都得三丈高了。

朝臣们其实非常非常的害怕于谦,因为于谦这个人太正,若是被于谦弹劾,那就说明这个人真的不行,得送解刳院的那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大奸大恶之徒,得上史书奸臣传的那种恶人。

于谦解释道:“臣观其言察其行,李宾言行正德隆,办事诚恳踏实,千头万绪皆可理顺,乃不可多得的贤才。”

于谦看中了李宾言能干,大明天下,能干的人多了,于谦看中李宾言还有其他的原因。

李宾言忠心耿耿,而且深受皇帝信任,忠心耿耿代表着不会坏陛下的事儿,而在百官之首这个位置上,不受皇帝信任,那就什么都做不了,也做不成。

天底下,能干且忠心,还受皇帝器重与信任,这些条件一圈,其实就那么几个人。

“松江府还离不开他,再等几年,让松江府在安稳些日子,朕再把他调回来。”朱祁钰最终没有完全否决于谦的提议。

“那也成。”于谦并没有再坚持了,百官之首这个位置是京官,陛下对京官任免是圣意独断,他说了这么多,已经很僭越了。

朱祁钰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稽戾王实录,放在了桌上说道:“这稽戾王实录,朕也看完了,圈了几处,朕以为该春秋笔法略过一二。”

有些事儿办得太恶心,连朱祁钰都看不下去,得给这个大哥遮掩一二,否则天下人看到,皇帝就这样,有损朝廷威严。

朱祁钰翻到了需要改动的地方,让于谦拿拿主意。

于谦却是看都不看,笑着说道:“陛下这事儿应该让胡少师来,臣不擅此道。”

关于稽戾王的一切,于谦很少提,能不说就不说,能不评论就不评论,因为于谦是废了稽戾王皇位的人。

正统十四年的中秋节,稽戾王被俘之后,于谦行废立之事,把迤北的稽戾王给废了,把当今陛下给送上了宝座。

所以,于谦此刻就得避让,若是不避着点,他于谦可不就真成权臣了?当年行废立事,那是基于现实的无奈,不行废立,大明都保不住了,大明都不在了,皇位便不重要了。

但是事后,于谦总是在避嫌,很少提及。

朱祁钰其实觉得于谦没必要避着,他这个宝座上的皇帝都不在意,于谦没必要如此谨小慎微。

他也不勉强,合上了稽戾王实录说道:“那朕就让胡尚书参谋一二,这老倌自从致仕,朕叫他上朝议事,就推却人老了,糊涂了,听不清可看不清了,可是朕看他在教皇嗣的时候,那模样,吓得太子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哪里有一点糊涂样儿?透着呢。”

“就是偷闲。”

朱祁钰唤来了胡濙,胡濙晃晃悠悠一直到了半晌午才到了讲武堂,朱祁钰放下了奏疏,和胡濙讨论关于这本《稽戾王实录》上他圈出来的一些事儿。

“这正统三年,稽戾王才十二岁,他就弄了四百宫女入宫,这是他要的,还是太皇太后要的?”朱祁钰觉得商辂记录正统三年皇帝招揽三百宫女的事儿着实有些离谱了。

才十二岁,稽王、崇王也都是差不多的年龄,还是孩子。

胡濙则摇头说道:“陛下……十五就成丁了,该成家了,这十二岁很早吗?的确是稽戾王自己要的,当年督办此事的花鸟使就是王振,臣记得很清楚,不是太皇太后也不是太后要,就是稽戾王自己要的。”

兴安在一旁重重的叹息,都是花鸟使,看看人家王振这花鸟使当的,一次就是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