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陛下,罪臣有话要说!(第2/4页)

陛下乃是皇帝,对为官之道不是那么的清楚,当官每天要做的事儿就是揣摩上司的心理,毕竟决定了是否升迁的就是上司。

萧晅这个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肯定默许。

总之,萧晅得把这口锅被背上。

朱祁钰颇为认真的说道:“无论怎么讲,这官署弄的各房,都跟当铺一样,得仰着脸说话,当铺那是防贼,咱们大明官署在防着谁?防着大明百姓!”

“景泰十一年底,朕派缇骑四处探访,若还有这等仰着头才能说话的官署,朕还带着人去替他们拆。”

虽然只是一小步,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临近年关,襄王殿下朱瞻墡并没有歇下,而是来到了诏狱。

廷议对萧晅的问题形成了决议,而作为督办此案的总负责人,襄王殿下来到了诏狱之中,亲自通知萧晅这个消息。

“陛下宽仁,没赶尽杀绝,你的妻儿老小,都会被流放海外,是去爪哇,而你一死百了,这件事便到此为止,倒是便宜你了。”朱瞻墡语气不善的对着萧晅说道。

“确实是便宜我了。”萧晅看着满脸戾气的襄王,试探的问道:“我能给家人留一封遗书吗?不是旁的事儿,就是告诉儿孙们,我完全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怪不得大明朝廷。”

方孝孺的案子之后,方孝孺的后人可没有感念过朱棣的网开一面,尤其是在正统年间,连海宁方氏的家产都还了回去。

“留吧。”朱瞻墡甩了甩袖子,还是让罗炳忠取笔墨纸砚来给萧晅,让他留一封遗书。

“殿下真的是个至德亲王。”萧晅拿到了笔墨纸砚,看了许久才对着襄王如此说道。

襄王死了哥哥,这是襄王一反常态,在陛下还在京师就伸手朝政之事的原因,从所有意义而言,萧晅是襄王的仇人。

可是襄王还是给了萧晅留遗书的机会。

这不是至德是什么?

朱瞻墡嗤笑了一声说道:“人死为大,你都要死了,孤还跟你计较这些作甚?”

他的目的是报仇,这萧晅保底捞一个斩首示众的处理结果,襄王真的已经很满意了。

在查到了萧晅的时候,朱瞻墡请示陛下是否继续督办,就已经做好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准备,但是陛下还是陛下,即便是贵为明公,该办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你有没有曾经示下,让顺天府府堂、县堂为难京营退伍军卒?”朱瞻墡拿起了那封遗书,并没有打开看,而是取来了火盆,询问着萧晅。

威胁意思非常明显,不好好回答这个问题,他萧晅这封遗书就会被他付之一炬。

朱瞻墡用萧晅自己做的饵钓萧晅的料。

萧晅震惊的看着襄王,他收回刚才那句至德亲王的话,这简直就是个无赖!

他嘴角抽动下说道:“该交待的问题我都已经交待了。”

“那就是有不该交待的问题咯?”朱瞻墡拿着那封遗书,靠近了烛台,萧晅再不肯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他真的会烧了。

无耻?

襄王再无耻能无耻的过面前这位明公?

“应当是我的原因吧。”萧晅看着襄王这副模样,只好回答着。

朱瞻墡立刻反问道:“什么叫应该?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你那本日记里那么多罪状,还差这么一件事?”

萧晅只好解释道:“做的恶事太多了,所以才要记下,生怕自己忘了,没记下的大抵都是小事,具体是否示下,还是暗示,确实是记不清楚了。”

朱瞻墡听闻这个理由,打量着萧晅的神情,确信是这个原因之后,恶狠狠的说道:“你真的是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啊!你真该死。”

“的确该死,我应该被送解刳院的。”萧晅认可朱瞻墡的这番话,他其实也预料到了这一天,所以面对死亡的时候,显得格外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