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第2/4页)

制备奶酪的时候,要稍微比体温高一些,作豆豉时候,作豆豉的瓮,温度和人体温度大致相同。

养蚕人在蚕室内穿单衣,以体感为温度,如果自己觉得寒冷,则蚕也觉得寒冷,就要加柴,若是自己觉得热,则蚕也觉得热,需要去火降温。

炒焙茶的时候,温度要和人体温大约相同,否则茶炒焦了就不能喝了。

贝琳接着说道:“这一沸、二沸、三沸,到底是多少,约莫而已,度数旁通以来,臣斗胆以冰水为零,三沸水为百,以定温度之计量。”

朱祁钰感觉这段话莫名的熟悉,兴致勃勃的问道:“哦?人体温如何计数?”

贝琳俯首说道:“各有不同,大致为三十六到三十七度。”

“如何度量?”朱祁钰又问道。

贝琳左看看右看看,才挠了挠头说道:“陛下请随我来。”

在墨翟的雕像之后,有一个五层高的阁楼,牌额上并未提字,显然新落成不久。

这楼阁既没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奢华,也没有亭台楼阁、池馆水榭、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之间的秀丽。

普普通通、落落大方的一个楼阁,甚至没有名字。

一进门的左手边,摆放的是螺旋水力压床、水力锻床、地动仪、飞轮、水地畜船碓等物,右手边则是石灰喷灯、水利钟、摆轮钟表、筒表、六分仪、浑天仪等仪器。

而贝琳走向了一个置物架,取下了三个木盒,挨个打开,出现在朱祁钰面前的是三根温度计。

“这里面一个是油墨填充,一个是酒,一个是汞,其中汞柱温度计最为精准。”贝琳介绍了这三种物件,这都是他为了度量温度精心发明的三种温度计。

贝琳指着温度计说道:“汞柱温度计是太医院那边送来的样物改良而成,本身并没有刻度,一般只用于测量体温,比较精准,但是有惰性,用之前,要甩一甩。”

大明的太医院有一种汞柱温度计,大约一扎长,只有一个标记,超过为发烧,就需要进行降温,极为简陋,而面前的汞柱温度计,就显得精确的多。

酒柱温度计,则没有热惯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朱祁钰将三只温度计拿在手里好好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好,很好,赏!”

“谢陛下隆恩。”贝琳赶忙俯首说道。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取笔墨纸砚来,此楼阁存放我大明奇技淫巧之物,焉能无名?”

朱祁钰斟酌了许久,在纸上写了三个大字:【天工阁】。

从今以后,这天工阁,就是朱祁钰御用的手办箱了,但凡是得来的祥瑞,天工阁放一份,泰安宫再放一份。

朱祁钰走出天工阁的时候,驻足良久,想了想才对卢忠说道:“派一名缇骑千户前来镇守,等闲不得靠近。”

朱祁钰说完才满是笑意的离开,大明日后的发明创造,都会收录其中,这五层阁楼决计放不下。

但是天工阁已经立起,并且将会对大明的未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气有重量,而且还有压强,在儒学士们的眼中,这实在是太过于离经叛道了。

若是大气真的有重量,而且还能把水压三丈有余,那人岂不是早就被压死了?

钦天监的这番言论,刊登在邸报上之后,立刻引起了京城的热议,并且引起了争执。

这场争执,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派。

一派坚定的认为钦天监十大历局离经叛道,应该立刻取缔十大历局,让钦天监恢复本身的职能,大气并不存在压强。

而另外一派,则是坚定的认为存在,并且做了许多的实验去验证这一说法,但是这一派以钦天监的五百天文生为主,他们势单力薄,并没有人愿意看他们的实验。

朱祁钰一直作壁上观,让这场讨论越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