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第2/4页)

“你既然讲的这么好,我们怎么过去啊?”朱祁钰大声喊了一嗓子,打断了唱衣讲故事画大饼,进入了下一个流程。

唱衣笑着说道:“这位爷问得好!”

“只需要在我这里报名即可南下万里海塘!留下你的名号,写下你的地址,等有船,咱们就走!”

“要船钱吗?”朱祁钰继续大声的喊着。

兴安摇了摇头,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看热闹不嫌事大。

唱衣一排手中惊堂木,大声的说道:“现在不要,带好换洗衣服即可!遍地黄金之地,唾手可得!”

“但是莫要犹豫耶,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下月起就要船钱了!”

这是一种常见制造机不可失的话术,制造一种迫切的氛围。让犹豫的人赶紧做出决定。

朱祁钰勾勒出个笑容抛出了大招说道:“那怎么出港呢!咱可听说了,皇爷爷在广州府呢,听说电白的市舶司,连只蚊子飞出去都要路引!”

“没有路引怎么上船?到时候被拦下了怎么办?”

“难道你让我们偷渡吗!那被巡检司发现是要被击沉的,尸骨无存啊。”

朱祁钰抛出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怎么走。

偷渡,显然是一种违法行为,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偷渡,就是增加南下的成本。

唱衣只说好,不说坏,朱祁钰只是刺破了唱衣一点点的虚伪而已。

“何必担心。”一名雅间里的商贾,笑着说道:“不过是区区路引罢了。”

“敢请问你是何人,胆敢如此口出狂言?”朱祁钰一乐问道,他已经听出来对方是谁了。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鄙人两浙商总叶衷行也。”叶衷行颇为淡定的回答道。

于谦循声看了过去,果然看到了叶衷行和费亦应,费亦应现在是大明进士了,不太适合出面做这种脏活了,所以大多数都是叶衷行在奔波。

陛下的热闹显然是安排好的,这叶衷行在这里,显然不是什么意外,而是陛下的安排。

至于安排什么,显然是安排富有活力的社会群体出海‘务工’事宜。

“久仰大名!”朱祁钰似乎是被名号所摄,不再说话。

这么一来二去,叶衷行的身份就让众人猜测起来,而后在旁人低声介绍后,叶衷行的身份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

这是松江巡抚李宾言的经纪买办,此人可谓是手眼通天,手段了得。

今天这场大酒楼的宴请,可不是忽悠普通人的,普通人不来这种地方,大抵就是后世创业之初,找一帮遮奢豪户讲好故事拉投资,投资可以是钱,当然也可以是人脉。

毫无疑问,叶衷行又有钱,又有人脉,还有关系。

场面一下子热络了起来,众人议论纷纷,有大台带头,自然有说有笑,这行当似乎一下子未来可期了起来。

朱祁钰回到了南塘别苑,拿起了奏疏开始朱批。

户部尚书沈翼,大明松江府巡抚、户部左侍郎李宾言联名上书,种种迹象表明,大明冬序,在陛下的记账货币、以工代赈和发动战争的手段中,已经有了冬去春来的感觉。

历时三年有余的货币流通性、通缩性的冬序,终于翻了一页。

发动战争,也是解决冬序的一种手段。

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源头——总需求不足;

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迫使朝廷获得更大的授权以压制国内的社会矛盾;战争造成的损害,必然摧毁交战方的一部分生产能力,减轻了产能过剩的问题;

战争结束以后,为恢复生产安土牧民,需要大量的投资;战争结束之后,被占领的一方资源、人口、生产力归赢家所有;军事行动可以刺激科学研究提高生产力,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军事行动的庞大需求,从而促进产业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