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胡尚书的杀手锏(第2/4页)

会,而且陛下一直在这么做。

这三条线,碰一个陛下绝对会这般做,而且朝里的师爷们,也不会说一句话。

胡濙拿出了第二本奏疏握在手中说道:“诸位,这本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奏疏,户部牵头,我已经落印了。”

兵部尚书江渊伸手拿过来了奏疏写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摸出了官印,摁在了奏疏上,面色才放松了起来。

这文华殿真的是太压抑了,他一直在等表决,作为兵部尚书,作为陈汝言主动让贤的贤才,他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阻拦。

京营的军士补充是要遴选的,人越多,他的工作越好展开,江渊又不是什么遮奢豪户出身,也不是清流,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俞士悦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奏疏拿了过来,开始签字。

俞士悦是唯一一个有污点的六部尚书,他曾经在京师之战,把自己的家人送到了南方,自己留下来和大明共存亡,陛下从来没有为这件事处罚过他,但是他害怕。

这四差银是苛捐杂税,每年因为苛捐杂税的武装抗税,闹出多少的乱子?俞士悦没有理由不同意。

这本奏疏在众人手中穿来穿去,坐在王文身边的商辂,本来有些犹豫要不要落名,王文轻轻咳嗽了声,提醒商辂不要得罪礼部尚书。

商辂现在在写《稽戾王实录》,这里面的坑太多了,得罪了胡尚书,商辂这本史书,就是他的催命符。

商辂立刻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落下了翰林院的印章。

这本户部发起的奏疏,很快回到了胡濙的手中,他把奏疏对着阳光认真的看了一遍,确信没有错漏,才满是笑容的说道:“陛下知道这个结果,一定会龙颜大悦。”

“说实话,陛下对咱们不算差了,官邸住着,足俸发着,官邸的供应也不差,身前事身后名,也都考虑到了。”

“大家也都知道,陛下是十分厌恶徐有贞的,可徐有贞治水有功,现在大江南北,遍地生人祠,陛下也从未下旨捣毁淫祀,搞不好等到徐有贞百年之后,陛下还会封他个两河龙王。”

“其实诸位想想,这人多了,地就有人种了,矿也有人采了,工坊里也不缺工匠了,码头也不缺纤夫了,就是只想着收租的人,是不是更容易收到更多的租呢?”

胡濙收起了手中的三本奏疏,他只亮了两本奏疏,朱瞻墡有些好奇的看着第三本奏疏,那是胡濙本来打算拿出来说的,结果出来之后,似乎是用不上了,胡濙没亮出来。

“胡尚书,这第三本奏疏上面写的什么?”朱瞻墡极为好奇的问道,这显然是胡尚书的杀手锏,只是胡尚书没用上。

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胡濙那第三本奏疏,不是很厚重。

胡濙拍了拍手中的奏疏说道:“殿下容禀,本来还以为大家不会全部赞同这永不加赋之事,就提前准备点内容,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

朱瞻墡稍加犹豫,便追问道:“上面是什么?”

胡濙笑着说道:“也没什么,既然殿下追问了,索性我就拿出来,给大家都看看。”

“五代十国的时候,在广州府有个叫南汉国家,前后经历四帝,共五十四年,南汉和五代十国其他小国相比,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唯一比较特殊的就是南汉整个朝廷都是宦官。”

“为什么都是宦官呢?”

“就是南汉后主刘鋹认为臣子都有家室,会为了顾及子孙不肯尽忠,为了一家之私,上下其手,因此只信任宦官,臣属必须自宫才会被进用,为了升迁啊,南汉一时间上下官僚全是阉人。”

“就是件趣闻,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是科层制官僚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对上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