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朕不敢收的钱,坐寇也敢收!(第2/4页)

只不过和唐兴不同的是,自从担任了云南的都督同知之后,沐璘的冒险事业就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国事耽误了他的冒险。

“定西候,身体好些了吗?”朱祁钰又看着蒋琬笑着问道。

蒋琬立刻高声说道:“好的很!一顿饭能吃两斤牛肉!上阵杀敌,不成问题!”

蒋琬在徐州城头打开了城门,放武清侯石亨、总督军务于谦入城,自己也身中数创,差点毙命,现在已经全然恢复。

朱祁钰自然是在寒暄,表明自己对对方并不是一无所知。

云贵、两广的头头脑脑,齐聚南塘别苑自然有正事要商议,那就是商议郡县安南,以及郡县安南之后的若干处置。

朱祁钰和文臣武将寒暄之后,坐直了身子,正襟危坐,满脸严肃的说道:“丑话先说在前面,十七禁五十四斩高悬,切莫骄纵,任何见死不救、上阵掣肘、故意拖延,在朕这里,就只有军法处置!”

“军令如山律如铁,不听约束斩无赦。”

诸多将领立刻大声的说道:“谨遵陛下教诲!”

他南下至广州,就是为了郡县安南,防止大明军互相掣肘,导致战败。

当初大明从安南撤离的时候,王通看着柳升战死,见死不救,就是最典型的因为私怨导致大明战败。

他这战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广州府看着诸多将领,谁要是因为私下恩怨耽误了国事,他只能公事公办,军法无情。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诸位,郡县安南,涉及大明国策根本,兹事体大,国之所托,就拜托诸位了。”

朱祁钰环视一圈,大声的说道:“明军威武!”

诸将立刻站起身来,齐刷刷的呼喝道:“陛下威武!”

“你们商议吧。”朱祁钰挥了挥手,离开了议事厅。

一如既往,他不参与战略制定的商议会议,在大明过往的所有战役里,朱祁钰就只有参与,没有指挥。

他对自己的战技术和军事天赋,心里有数,虽然他很想过把手瘾,但是那都是大明将士,他选择在兵推棋盘上过瘾。

只是让朱祁钰意外的是,第一天的商议,大多数的文臣武将,都同意日拱一卒的战略,而非于谦的速胜论。

但是宁阳侯陈懋和文安侯于谦都认为应当速胜,作为征夷将军和总督军务,这两个人的权重,让战前会议形成了速胜的结论。

新生代将领和老将们有了认知上的差别,在于谦和陈懋二人看来,安南就是大明的疆域范围,在自家打仗,速胜之后安土牧民方为良策,而在新生代将领看来,安南是反反复复,应当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宁阳侯,朕和于少保商议过此事,当时于少保劝过朕,还是速胜稳妥些。”朱祁钰并没有犹豫,而是做了批复和决定。

“如果速胜之后,发现这千五百万口,仍然和永乐年间一样助纣为孽,那咱们就退出来,再进行低烈度战争的日拱一卒,大明底子厚,耗得起。”朱祁钰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速胜之后,安南仍有复叛,而且很多,甚至形成了像是黎利那般的势力,那就不能怪大明无情了。

当大皇帝第一次和你谈的时候,是条件最好的。第二次谈的时候,条件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但是绝对不会有第三次。

既然于谦和陈懋这些永乐年间的过来人,仍然认为大明在安南有统治基础,那就速胜试试,按照预期就三个月左右。

如果打下来却无法安土牧民,仍有不臣之心,那日拱一卒拿出来,也可以继续用。

“陛下英明。”陈懋无奈的说道:“陛下啊,臣已经年过古稀,有些话还是要说,边军不比京军,边军求战和京军求战又有不同。”

陈懋和杨洪、于谦不同,陈懋是地道的边军出身,他很了解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