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吗?(第2/4页)

“感谢你的建议,我亲爱的朋友。”伊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十分真诚的回答道,这个时候,这个提醒,是警告,也是朋友之间的劝告。

伊凡想了想,极其郑重的说道:“我以罗斯大公继承人的荣誉发誓,在这次的游历中,我绝对不会在撒马尔罕做任何有害康国之事,你知道我:荣誉即吾命。”

罗斯公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正教国家,他们将荣辱看的比生命还重要,尤其是伊凡这样的贵族,一旦被羞辱,就会用决斗来解决荣辱。

王越这才松了口气说道:“那便好,我可不希望你死在这里。”

“朋友,我能请教你几个问题吗?这些问题,我自己实在是无法想清楚。”伊凡犹豫了下开口问道,他真的非常的困惑。

王越满是笑意,这种对话,时常出现在他们两个人的交流之中,他点头说道:“你问,如果我可以回答的话。”

伊凡靠在椅背上,脸上写满了困惑的说道:“你知道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我之前的一些困惑,来到了撒马尔罕便解开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更深的困惑。”

也先为什么能够在和林称王称霸,到了康国,却众叛亲离?伊凡搞清楚了。

正如很多泰西小国一样,谁做国王根本无关紧要,因为这些小国,或者说群体,只能称之为山贼匪帮而已。

小国根本没有政事要处理,天生地养,根本不需要国王去做什么。国王的个人素养、才能与施政路线,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但是建立康国之后,广阔的领土、数以百万级的人口、复杂的邦交环境、信仰各异甚至连模样都有差距的康国,再用那套山贼匪帮的规矩继续执行,显然是取死之道。

所以,康国公王复才是康国的王,谁为万民奔走,谁才能为万民之主。

伊凡目光炯炯的说道:“我听你说过,在大明京师的附近发生了一场战争,大明的皇帝似乎被瓦剌俘虏,而后迫于大明强盛的国力,瓦剌不得不归还了皇帝……”

王越打断了伊凡的话,用强调的语气说道:“那是稽戾王,请尊重大明对稽戾王的盖棺定论。”

伊凡赶忙说道:“我很抱歉,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应当如此。”

“我只是比较奇怪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大明和瓦剌人有血仇,那场发生在大明近处的战争,大明战亡了近三十万众,这甚至比一些公国的人口都要多。”

“大明和康国的关系,我实在无法理解。”

王越听到了伊凡的问题之后,陷入了沉思,这个年轻人的问题,一如既往的犀利,而且直奔要害。

大明和康国是什么关系?

血仇之下,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伊凡之所以如此关切这个问题,是因为康国从建立之初,名义上是因为大明远征军的征伐,康国公又受封大明,但是大明和瓦剌人又是血仇。

这很矛盾。

如果康国和大明没有关系,或者是敌对关系,那么对于罗斯公国一统罗斯分裂出去的三个公国,甚至吞并金帐汗国,是极其有利的。

王越沉吟了许久才说道:“首先,康国是康国人的康国,不是瓦剌人的康国,大明和康国的关系,并不完全是大明与瓦剌人的关系。”

王越忽然发现,康国公在制定基本国策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已经很深很深了。

康国境内,瓦剌人仅有不到三十万人,而康国有大约超过了七百万人。

碎叶城、塔什干、布哈拉、撒马尔罕这四个城池,每一座都超过了五十万人,还有的农民和牧民。

王越继续说道:“陛下其实始终没有忘记血仇,并且厉兵秣马,始终对西进的瓦剌人,心怀警惕,陛下在稽戾王被俘之后,登基为帝,宝座还没捂热,瓦剌人就围困了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