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明水师需磨砺,可从交趾起(第3/4页)

次日的清晨,天空飘起了雨夹雪,没过多久,就变了雪,石钟山白雪皑皑,玉树琼枝,景致动人。

朱祁钰离开之后,甘棠别苑将会重新恢复为景星书院,成为九江府官办书院。

在教授的内容上,也会做出一些改变,算学的比例会加重的同时,大明也开设了海事学堂、天文学堂以及工匠学堂。

朱祁钰的船从九江府的浔阳水驿出发,过雷港水驿并未驻跸,直接到了池州府外的池口水驿驻跸,补充水食之后,再次顺流而下,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朱祁钰就从九江府赶回了南京。

回到南京之后,应天巡抚李贤接驾,至南湖别苑。

朱祁钰看着手中的这本奏疏,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李宾言、雷俊泰被浙江巡抚张嵚给告了,说两人在松江府疑似贪腐,请陛下严查。

并不是大明的移民税之事。

这件事虽然是叶衷行出面在办,但是和李宾言没有多大关系,走的账目也是松江府市舶司的账。

而且朱祁钰明晃晃的在新港观澜阁,为外逃的富户们践行,大多数人也都知道了,这移民税是陛下在收,甚至和朝廷分账。

这是一种税,即便是收了八成的税,也没有人觉得昂贵。

连外逃的富户都不嫌贵,谁还会嫌贵呢?

李宾言和雷俊泰之所以被告,是因为松江府造船厂附近出现了一大批的船贩子,这些船户在松江府造船厂定了船之后,转手加价卖给购船的商贾。

翻译翻译,就是黄牛。

在松江造船厂订船,至少排期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

而在船贩子手中,则可以立刻拿到船或者等一两个月,就拿到想要的船。

浙江巡抚张嵚觉得,这是李宾言和雷俊泰两个人养的船贩子,是为了自己贪腐牟利,以权谋私。

李宾言和雷俊泰上奏陈情,言并非不知情,而是无奈至极,松江府已经清查了许多次,在松江市舶司已经没有了船贩子,但是这帮船贩子,都是将船送至宁波市舶司交割,松江府也无能为力。

这吵了两轮之后,这奏疏就到了朱祁钰的面前。

“这船贩子为何专门做松江造船厂的生意?松江府那么多造船厂咧。”朱祁钰有些奇怪的说道。

兴安瞧了一眼,翻了翻手掏出了厚重的备忘录翻动了片刻说道:“只有松江造船厂的船需要排期六个月,其他船厂都不用排这么久,船贩子都是走量的买卖,他们最识货,知道哪里的船好,不会压在手里。”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李巡抚设立的匠城,匠人们肯下力气,这船做的又快又好,今年光是船塘就加了九塘,却依旧不够。”

“而且根据松江船厂志来看,同样是三桅船,松江造船厂的设计更加合理,跑得快、还装的多,抗风浪强,不容易沉,还耐腐耐蚀,用两年拆板,一条船虫都没有,就是桐油抹的好。”

“这一艘三桅大船,就是大十几万银币的货,越大的船,船值钱货也值钱,商贾宁愿等一等,加一加价,也不愿意买破船。”

兴安的这本厚重的备忘录里什么都有,防止陛下问起的时候,他一问三不知。

朱祁钰是九天之上、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即便是在松江府,其实也不清楚,商贾为了抢松江造船厂的船,都闹到了何等地步。

兴安合上了备忘录,想了想说道:“九月初,浙江巡抚张嵚亲自到了一趟松江府,想取取经,结果李巡抚却是敝帚自珍,一问三不知,就是不肯说。”

“哦?两个人还闹了这么一出。”朱祁钰再看看手中的奏疏,张嵚弹劾李宾言贪腐钜万是假,逼得李宾言分享松江府成功经验为真。

朱祁钰再认真的品了品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笑着说道:“船贩子这个事,怕不是浙江巡抚张嵚,给咱们的李爱卿上的眼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