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第3/4页)

于谦认识荣德仁,可是荣德仁不认识于谦。

“姚方伯,这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好好准备准备,招待一番。”荣德仁奔着姚龙就去见礼。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固。

连于谦都愣住了,这位当初中了进士给他递过拜帖的荣德仁居然不认识他?

大约是这些年养尊处优,于谦也是胖了许多。

荣德仁稍微有点眼力价儿,就能看出来正中间的那位才是正主。

奈何荣德仁看到姚龙,就跟抓住了上天的绳索一样,眼里再容不得别人了。

姚龙一言不发,这个礼,他受不住。

朱祁钰打量了下尖嘴猴腮的荣德仁,又看向了江面。

荣德仁感受到了气氛的尴尬,稍微打量了一圈,才看到了那一把把六边形的一窝蜂,心头大惊!

“敢请问二位是……”荣德仁颇为奇怪的说道。

朱祁钰看着荣德仁问道:“这处设卡,你拿了多少好处?”

荣德仁暗道此人好没有教养,情浅言深的忌讳都不懂,颇为不耐的说道:“我哪里敢拿啊,我一分都没拿,你可不要凭白污人清白。”

这个时候荣德仁突然看到了金三的尸首,看着那心口大开的模样,终于愕然。

这个恶霸,就这么被人打死了?

“你为何纵容他们在此设卡?”朱祁钰再次问道。

荣德仁猛地摇头说道:“瞧您这话说的。我能管得住他们呐?人家是金溪陆氏家里看门狗,我打狗不得看主人?”

“我倒是想上到奏疏,可是朝士半江西,我这奏疏递上去了,怕是还没掀起什么浪花来,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荣德仁不知道朱祁钰的身份,但也知道了,面前这位是贵人。

朱祁钰在九江府驻跸甘棠别苑的事儿,朝中知道的人多,可是江西地面知道的缺少,这就是典型的信息差。

姚龙和杨翰只要不多嘴,江西地面也就知道九江府来了贵人,至于有多贵,那就不晓得了。

“你贪了多少钱?”朱祁钰又问了一句。

荣德仁斟酌了一番说道:“一共就不到三千两银子。”

“拿了吧。”朱祁钰看了眼卢忠,又看了眼荣德仁,走过了荣德仁身边时候说道:“朕给你留个全尸。”

朕?

朕!

九江府的贵人是大明皇帝?

荣德仁被缇骑摁倒的时候,面色金黄,如丧考妣。

他知道,他死定了。

按照大明在景泰二年制定的《宪纲事类》九十五条,贪百两罢免,贪三百两革除功名,贪五百两流放,贪一千两杀,贪五千两籍家,全族流放的标准,荣德仁按律当杀。

给个体面,就不斩首示众了,挂在通惠河上,以儆效尤。

朱祁钰回头看了一眼荣德仁说道:“没事,黄泉路上,陪你的人很多,不用如此担心。”

湖口县的堵船盛景已经消失不见,于谦年岁有些大了,回九江府的路上,朱祁钰并没有站在甲板上吹风,而是到了船仓之内。

朱祁钰看着窗外说道:“于少保,朕心中有惑。”

“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有志之士如过江之鲫,为何宋独取弱民之道?”

毫无疑问,两宋的弱民之道是极其鼎盛的,建立在乡村户和坊郭户的户制之上,驱赶失地佃户入城当牛做马,不立田制,售卖官田,在朝政上以重文轻武,以文驭武,最终造成了国力孱弱。

说到底,两宋的孱弱,完全是走的弱民之道。

两宋士大夫那么多,他们就看不到吗?

于谦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陛下,《商君书》曰: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陛下,北宋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国有助军旅之费,极其富裕,但是辽国仍然继续极尽朘剥百姓,让百姓始终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