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没有(第2/4页)

之所以要价这么高,核心就是男多女少,供小于求,自然是卖方市场。

再加上老爷们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夏时正就有十八房小姨太,老爷们都占下了,下里巴人怎么娶亲?

朱祁钰敲着桌子说道:“朕听闻民间弃女婴稀松平常。”

于谦点头说道:“是。”

杨铁五岁可以放牛,十岁就开始下地干活,可是这女娃娃不能放牛,也不能下地干活,弃女婴、溺女婴便蔚然成风了。

大明不是有那么多的博爱乡收买女童吗?

大明不是有成熟的瘦马产业链,对女童进行社会化抚养吗?

大明不是有那么多的老爷们喜欢妻妾成群、丫鬟如云吗?

大明不是有豢养童养媳的风俗吗?

就像在牲口市场很少有买刚出生几天的牲畜幼崽,孩子一出生就嗷嗷待哺,而且在年龄尚浅的时候,孩子不抗病,极容易夭折。

无论什么样的买卖,大抵都是七八岁才会收买。

这七八年的口粮谁来出?

如果从极其功利的角度来看,养一个女娃,完全是入不敷出的赔本买卖。

劳动使人自由,工作赋予人格。

再说了,哪个父母生下了孩子,就是为了卖的?

朱祁钰沉默了片刻说道:“这不是一纸圣旨可以解决的。”

于谦看着陛下,犹豫了下低声说道:“陛下眼下倭国群雄蜂起,交趾黎越僭朝、安南也是岌岌可危,这乱世之下,流匪遍地,这三地的女眷也是朝不保夕,臣以为可以将其接到大明来。”

读书人说话,都是环环相扣,先是摆出了三地现状,黎朝在天灾之下,依旧不断的提高着粮食出口大明的绝对值,而黎朝内部还有黎宜民这等废太子准备随时造反。

交趾、安南、倭国深陷战争泥潭,国内流匪遍地,治安极差。

将三地女人接到大明来。

谁去接?怎么接?多少价格去接?谁来组织三地女眷上船?

捕奴是不可能捕奴的,大明解救这些深陷战乱的女子来到大明,嫁于良人,这是不是拯救她们于水火之中?

读书人向来如此,窃不是偷,接不是捕。

“于少保此言,怕是要被清流言官口诛笔伐了。”朱祁钰看着于谦,嘴角抽动了下说道。

于谦想了想说道:“那臣被骂两句,总比大明遍地光棍的强。”

光棍是什么?

光棍在大明要归到游堕之民之中,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是造反的生力军。

吃饭和繁衍,是人类乃至生物的天性,这些荷尔蒙泛滥的男人们,再吃不饱饭,立刻就给天捅个窟窿。

儒家的核心教义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其实就是将秩序和稳定,视作最高价值。

那荷尔蒙泛滥的光棍们,自然有统战价值。

于谦其实不怕被骂的,相反,他还得让自己不那么完美。

白璧微瑕,太完美的玉石,就会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人太过完美,就不是活在人间了,稍微有些缺点,就像是个人了。

于谦的身份特殊,在他这个位置,总是要谨小慎微一些,能往自己身上破点脏水的时候,绝对不要含糊。

即便是陛下再信任,自污还是很有必要的。

秦国悍将王翦一直问始皇帝要美女、豪宅、财富,就是这等道理。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那就这么办吧。”

“臣遵旨。”于谦领命,准备督办此事。

朱祁钰当然可以提高女性地位,为女性提供工作机会,来提高养女娃的获利,缓慢调整大明的人口结构,比如织造局,比如巾帼堂,比如讲医堂,这些都是他在做的事。

但是这些政策都需要时间。

大明有将近三成的成丁都是光棍,这就是迫在眉睫之事。

利用占城、交趾、倭国战乱的不稳定局面,获得大量女眷来缓解大明的人口结构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