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大明皇帝的蛇头企划案(第3/4页)

他有些苦恼,给这些外逃之家以总督之位,其实是大明整体的高道德劣势在作祟。

朱祁钰本人是不愿意给的。

在帝制之下,这帮人逃跑的行为,朱祁钰没让大明水师直接把他们沉海,他们都得感激涕零,谢陛下不杀之恩。

尼古劳兹说的没错,大明要搞殖民,缺少了一股子味儿。

罗马怎么对付外逃之人?

那是罗马的海外侨民?

不,那是逃犯!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不,还是不给总督之位了,既然跑了,就以私渡论,一应以逃犯处置!”

“不惯着他们这帮人的臭毛病。”

朱祁钰虽然这么说,但其实多少还有点犹豫。

大明的高道德劣势固然有些坏处,但大抵还是利大于弊,文明可以带来秩序,秩序带来发展。

这中间的度,确实有些难以权衡。

朱祁钰让兴安去宣来少保于谦、魏国公徐承宗、松江巡抚李宾言、松江府尹陈宗卿、内帑太监林绣和户部郎中王祜,以及具体执行人,官商叶衷行。

“这就是朕的初步计划。”朱祁钰颇为平静的讲完了自己的企划案,开始征求大明臣工的意见。

林绣、王祜大喜,陛下这一整套的逻辑,可谓是吃干抹净的典型了。

肉食者为了大明的以工代赈能够顺利推行,是真的毁家纡难、不遗余力的贡献自己的家财。

叶衷行人有点麻,他带着无比惊惧的眼神看着生财有道的陛下,牙关直打哆嗦,但是在威武的纠仪官面前,他又不敢打出响来。

这可不是朱祁钰长得凶神恶煞,吓到了叶衷行。

叶衷行刚进门的时候,看到满是英气甚至有些和气的陛下,是一点都不畏惧的,就像是万物看到了太阳升起,怎么会感到害怕?

他差点就飘扬过海当海外侨民了,是陛下给他主持了公义,是陛下从倭寇手中解救了他。

他的内心,对陛下只有感恩。

即便是陛下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要是皱一皱眉头,就是不忠不义。

但是他现在,对陛下的情感颇为复杂,真的有些怕。

不是陛下的刚决吓到了他,陛下向来是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这一点大明人人皆知。

他怕的是陛下的手段。

王翱总是感慨,得亏陛下是大明的皇帝,但凡是陛下不是皇帝,大明肯定出一个抓不着的巨贪。

“叶商总,你那边有问题吗?”朱祁钰笑着问道。

叶衷行连忙摇头颇为紧张的说道:“没问题,绝对没问题,臣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祁钰嗤笑的说道:“瞧你说的,朕让你发财呢,要不然你拿什么去做两浙海商的商总?”

“诸位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于谦拍了拍座椅的扶手,欲言又止,止欲又言,最后还是开口说道:“陛下,即便是逃到海外,他们也是陛下的子民啊。”

“臣以为,要不要留一个口子,比如,若是在南洋混出头来,能不能给个总督之名?”

这也是永乐年间的做法,胡元南下的时候,闽广浙的百姓大量南下南洋,大明下西洋的时候,还册封了一个吕宋总督。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于谦要劝仁恕,陛下上船收税,下船还要收税,这可以理解。

但是陛下连一点幡然醒悟的机会都不给,还是有些过于冷峻了。

朱祁钰对此也是有些犹豫,说道:“朕之前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寻思着他们幡然醒悟,有朝一日,能够想清楚、想明白,离开了大明这棵大树,他们什么都不是。”

“但是给他们总督之位,朕心气不顺。”

意难平,念头不通达。

正如于谦所言,给这帮离开大明的海外侨民闻达者,以总督之名,可以有效的增加大明对南洋番夷小国的政治羁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