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条(第2/4页)

于谦愣了许久,才说道:“那就按大珰说的办。”

内帑和国帑,林绣和王祜斗了这么久,内帑太监林绣,每次都能大获全胜,一本《气人书》每次都能把户部郎中王祜气的七窍冒烟,每次王祜都得请户部尚书去皇帝跟前儿求情,请皇帝拉偏架。

林绣也是宦官,宦官走的就是剑走偏锋,思路很是清奇。

明晃晃的杭州二字,的确是能保陈宗卿的清誉,而杭州知府和夏时正勾结,已经被下狱,最好的结果也是斩首示众,弄不好就要送解刳院,毕竟是谋逆大案。

“就是陛下会同意吗?”于谦斟酌的说道。

兴安笑了笑说道:“这不就请于少保来了吗?这天色不早了,就不多叨扰了,咱家先行告退。”

“送大珰。”于谦站起身来,送了两步。

兴安为什么绕一大圈,不自己劝,非要于谦来劝?

因为兴安和于谦都清楚的知道,陛下的这幅画里所说的豺狼虎豹,吃尽血肉,要骂的并不是杭州知府,要骂的也并非松江府尹。

陛下要骂的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层层压榨的朘剥。

次日的清晨,于谦早早就到了御书房恭候陛下,手里还拿着一本奏疏和一卷贪腐案的卷宗。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于谦俯首行礼。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安,赐座。”

“臣今日来,是为陛下昨日所作之画而来。”于谦直接开门见山,把自己的奏疏和卷宗递给了兴安说道:“卷宗是景泰五年,江南稽查贪腐案,金华府推官徐麒耀贪腐案。”

景泰五年,左鼎手、练纲口的练纲和左鼎来到了南衙,查贪官污吏四百余人,朝野震动。

而后练纲和左鼎再次前往了四川,主持了戥头案的稽查,连朝中的正三品大员,户部左侍郎,继承户部尚书的张凤,都被拉下了马。

都察院的科道言官,也是大皇帝的水猴子之一,在只手遮天总宪贺章手中,都察院越来越有清朗之色了。

贺章真的只有一只手,另外一只手,葬送在了塞外,而泄露了大明军动向的鸿胪寺卿杨善,最终被皇帝斩首示众。

朱祁钰打开了案卷,里面是徐麒耀的罪状。

徐麒耀是正统七年的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六名,乃是河北固安人,当年被授予了刑科给事中,而后知滨海县事,随后不出三年迁金华府推官。

为官十余载,徐麒耀共计贪腐收受贿赂超过了四十六次,贪腐高达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这笔巨款,大约能养于少保的九重堂一千三百三十年,也就是到西历公元2790年。

徐麒耀在金华府豢养的小妾就超过了一百四十余位,其中还有一对母女。

徐麒耀还对这对母女的榻上事,进行了一番对比。

徐麒耀这个人很有特点,喜欢钱也喜欢女人,只给一样,他还不办事,两样都给够了,他才高兴,他高兴了,事儿就好办了。

在卷宗之中,记录了一份让朱祁钰看完瞠目结舌的‘教子篇’。

教子篇可谓是官场的金科玉律。

“他真的是观点鲜明坦率朴实,语言精炼警句迭出,振聋发聩的一派胡言啊!”朱祁钰看完了教子篇,叹为观止的说道。

许麒麟教子篇之中,共有金科玉律七条。

第一条:对与错,对自己有利则为对,对自己有害则为错。若是无法分辨,利于顶头上司则对。

第二条:真与假,学会说谎、善于说谎、习惯说谎,妓与官无二致,皆以言惑天下,官字两个口,欺上又瞒下。

第三条:少思少虑少念,不学无术,眼盲心瞎。遇世间不平事而觉不平者,意难平则坎坷蹉跎;遇世间不平事而不觉者,念通达则官运亨通。

第四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上利则平步青云,对下利则固若金汤,利自当头,千里做官只为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