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在一声声号子声中,宝船下水(第4/4页)

朱祁钰看着面前的两艘巨舰,不住的点头说道:“下水吧。”

雷俊泰转身,手中的一杆旗子用力的挥动着,大声的喊道:“开闸!”

两个船塘里开始开闸放水,水灌满了整个船塘,无数的船工开始奔走,将固定的绳索放开,一辆辆的绞车出现在了两侧,纤绳被挂在了船上。

无数的掌令官奔走其间,传递着消息,待到纤绳固定,雷俊泰再次挥舞着手中旗子,大声的喊道:“出艄!”

绞车在无数的船工的推动下缓缓向前,纤绳逐渐绷紧,两艘宝船开始缓慢而坚定的向着辽阔的海面挪动着。

绞车站在最前面的壮汉,长长的吆喝着:“嘿呦!”

身后的纤夫低沉的应和着:“嘿呀呦!”

声音短促而沉重,因为吼的人多了,气势变得厚重雄壮。

领班的长声吆喝,纤夫们的短声应和,逐渐形成了一股蓬勃有力而整齐划一的号子声。

你一唱,我一和;

你一言,我一语;

一声高昂,一声低喝;

一声绵长,一声力短;

在这一高一低的起伏之中,船舶渐渐的滑向了海面之上。

天空的鸟儿被惊吓,飞离了船厂,万籁寂静,似乎只剩下了船夫的大声齐喝。

“朕记得看过的龙江船厂志中说,这出艄的时候,纤夫要下水,在船塘之内拖拽,而且两侧还要建阶梯,纤夫分层而站,拖拽船舶。”朱祁钰忽然想起了他看过的船厂志书里描述的场景,对着于谦说道。

那个场面并不温和,无数的监工拿着鞭子,但凡是有不用力的纤夫,就会挨上一鞭,纤夫在船塘浸末胸膛的海水中,艰难前行。

有一次宝船下水,突然大雨滂沱,淹没了船塘,而监工为了如期完成下水,将纤夫踹到了水中,最后淹死了不少人,还差点酿成了民乱。

朱棣听闻,盛怒之下,杀了不少的船厂管事。

于谦听闻陛下的询问,想了想说道:“在松江造船厂拖船,日给银三厘,一年就是十二银币左右。”

这也是于谦为什么同意陛下大兴土木的原因。

陛下大兴土木不是派遣劳役,而是给银让民夫劳作,而且最低标准就是日给银三厘。

于谦其实也担心过,会不会被人倍之破坏以工代赈,但是陛下登基九年,一直在反复整顿吏治,反腐抓贪从未停下。

不整顿吏治,推行新政,必然失败,这是王安石的历史教训。

“下水了!”雷俊泰高声呼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