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2/4页)

“时陈友谅汉军巨艟连接,一展数十里,铁索横江,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我大明军船小人少,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亦未畏惧。”

“高皇帝借东风火烧百里,一战定江南。”

“现如今,朕南巡江南,在大明的四方之地内,在六万京军扈从,三千缇骑精锐的团团保护之下,却不敢踏入我大明疆域。”

“朕这个皇帝位,不坐亦可了。”

如果朱祁钰是大宋朝的皇帝,若是有危险,跑就跑了,反正天下百姓也都习惯了。

但是大明的调性,皇帝就不能跑。

崇祯吊死煤山之后,崇祯的大太监王承恩死难殉国,王承恩的尸体被送到了云南安葬。

王承恩能安排自己的义子们把他的尸体送出去,送不走崇祯皇帝吗?

崇祯皇帝选择煤山上一根绳,是他清楚的知道,就是跑去南衙,大明也是灭亡。

大明的调性就是如此。

“陛下……”于谦知道陛下说的有道理,而且他没法反驳。

陛下乃是大明皇帝。到自己家里四处转转,都要躲躲闪闪,这成何体统?

但现敌暗我明,情况不详,于谦还是想再劝一劝。

“朕意已定。”朱祁钰的语气不容置疑。

唐时天子九狩,京师六陷,大唐可以撑下去,大明不行。

赵构能在临安苟且偷生,又把南宋续了一百八十年,但是南明续不住。

在大明当皇帝,就没有退路。

大明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帝制国家。

而唐朝在唐玄宗晚年的操作下,变成了一个藩镇割据,节度使等同于诸侯的朝代,宋朝则是军头共主为天子,到了南宋藩镇势力极强,韩世忠、刘錡等人在宋高宗的操作下,直接变成了军阀藩镇,割据一方。

岳飞被拉肋而死后,韩世忠隐退秦岭,宋高宗赵构必须要每年给韩世忠送礼,稳住韩世忠。

韩世忠把赵构送的礼,毫不在意的送给了蜂农,换取蜂蜜。

皇帝御赐之物,给蜂农换了土蜂蜜,这本身就是羞辱,但是赵构权当没看见。

南明所谓的江北四镇,其战斗力,实在是配不上军阀二字;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更是担不起军头的名号。

大明的制度也根本养不出军阀来。

于谦看劝不动,闭目片刻,才笑着说道:“陛下既然要去,并无大碍。”

问题不大。

陛下的料敌从宽,不是胆怯,陛下的料敌从宽,从来都是为了彻底消灭对手。

慎勇,主要是勇,慎重的勇敢。

陛下要到自己家的院子里转一转,他这个臣子当然是做好打扫工作,而不是跟陛下唱反调,说外面风大,陛下避一避风头。

这是自家庭院!

而且护院很强,大明已经不是经过了二十四年武备不振的大明了,京军长期被派遣出京征战,大明军战力强横,也先望风而逃,缇骑优中选优,装备精良,忠心耿耿。

眼下,虽然大明处于冬序之下,可是陛下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兴安是个忠诚的仆人,他很少干预陛下的决定,虽然在大明的体制下,司礼监有很大的参政议政和决策的权力,但是兴安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陛下的鹰犬。

陛下做了决定,那就动起来便是。

卢忠本来打算请命为陛下先导,前往松江府,彻查松江府造船厂被民乱焚毁一事,并且梳理松江府事。

但是他还没说话,就被兴安的眼神阻止。

卢忠稍微思索了下,默不作声。

查案杨翰可以去,但是护卫陛下的安全,只能由卢忠来。

卢忠不信任杨翰、袁彬等人,兴安也不信任,毕竟袁彬和杨翰都曾经为稽戾王出生入死。

稽戾王已经死了,袁彬和杨翰是陛下的臣子,可人心隔肚皮,卢忠和兴安都不能冒险,将护卫陛下之事交给杨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