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锭纺车(第2/4页)

英国公张辅幼子张懋,九岁入讲武堂,三年全优毕业,十五岁远赴开平卫戍边,十六岁开始征战沙场,在大明王化鞑靼的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石亨在大宁卫剿匪的名单,就是张懋深入虏营探察敌情取得的。

但是反观会昌伯府,太后亲族,密谋造反,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杨洪长子杨杰,凭借父亲的偏爱承袭昌平侯世爵,也落了个被褫夺爵位,把爵位还给了杨俊。

这并是不意外。

洪熙、宣德、正统三朝,政治环境宽松,皇帝对勋戚更加宽容,勋臣犯一般过失可能被谴罢闲住减俸,但仍保留爵位,宽纵的下场,就是勋戚知法犯法、视王法如无物,肆意妄为,胆大包天。

强悖无人臣礼,且屡犯奸利事,就是目前大明武勋的现状。

宗人府正在逐渐完善职能,从单纯的管理王府长史等事,修辑玉牒,增加了诸多只能。

奠昭穆、序爵禄、丽派别、申教诫、议赏罚、序录子女嫡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谥;并核承袭次序,秩俸等差,及养给优恤诸事。

如此多的职能,自然要增设堂官、属官。

朱祁钰作为大明皇帝,宗人府作为管理大明宗亲的机构,朱祁钰当仁不让做了宗人令,这是大明宗人府最高级别的官员。

“臣以为甚善。”于谦对宗人府最近的扩建知之甚详,因为于谦和宗人府事、宁阳侯陈懋的坐班是在一栋阁楼之内。

大明勋戚犯罪率持续不断上升,一些勋戚办得那些事,实在是有失大明勋贵的身份。

比如丰润伯曹振及修武伯沈煜、泰宁侯陈桓三人,容留通奸,并混杂僧娼饮酒,还被都察院的御史知道了,左都御史贺章,连章弹劾三人。

朱祁钰原来以为是酒后失仪,就判了个罚俸一年,不许领职事,结果卢忠去了解了一番,才知道根本不是简单的混杂僧娼饮酒那么简单。

事情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在僧侣的主持下,这三人召集近百人,开了一场类似于后世海天盛筵的无遮大会,还被五城兵马司、锦衣卫、都察院御史抓了个正着。

朱祁钰改判三人罢爵、子嗣承爵、远戍交趾三卫。

大明虽然丢失了交趾,但是依然保留着交趾编制,仍然有三卫所在交趾十层大山附近驻扎,交趾黎朝对着三卫所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攻伐,始终因为地形和作战意志等多种原因,无法得手。

所以,将勋戚纳入宗人府管理,是朱祁钰对大明勋贵的管理的一种尝试。

至少不让他们这般丢大明勋贵的脸才是。

“圣上驾到!”兴安甩了甩拂尘,大声的喊着。

朱祁钰走进了十大历局之内,入门就看到了钦天监许敦、天文生贝琳等人早已恭候多时。

许敦带领钦天监十数名官、数十名吏行大礼见驾。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许敦等人的礼数极为周全。

今天是献祥瑞的日子,自然要庄重,而且许敦申领了一块奇功牌,希望陛下能够恩准,所以格外认真。

即便这块奇功牌不是他许敦的,但是按照大明皇帝以往出手阔绰,钦天监上下人均一块头功牌不在话下。

“免礼,看来许监正是势在必得啊,朕这刚进门,就把朕架了起来?”朱祁钰满是笑意的伸手,示意所有人平身。

许敦俯首说道:“臣不敢。”

“今天要献什么?搞这么大阵仗?”朱祁钰看着钦天监披红挂彩,甚至连要献的祥瑞,都用大红绸布盖着。

许敦站直起了个腔调,抑扬顿挫的说道:“黄帝起而御世,王母乘以献环,不过一至于廷,遂光千古之册,兹盖恭遇陛下,徳函三极,道摄万灵,天佑大明,得此神物!”

“臣等为陛下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