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4/4页)

这钱粮户部国帑出了,但是用不到正地方,他一万个不答应。

京官对地方官有天然歧视,死了七万众的大疫,纵观大明建国八十余年,这也是最多的一次,这种状况,实在是让沈翼对地方各府官吏,没有任何信任可言。

不肯好好干,沈翼的意见是:直接掀桌子!

什么狗屁绅官勾结,什么狗屁的地方做大,什么狗屁的欺上瞒下,既然敢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直接把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就知道了,大明的天只有一片,那就是陛下!

宁阳侯陈懋思虑再三,坐直了身子说道:“陛下,臣去一趟吧,江南臣比较熟悉。”

陈懋也颇为赞成军管,而且打算亲自去。

大明京军彪悍强横、军纪严明,陛下对京军格外恩厚,大明京军将校等基层军官也出自讲武堂讲义堂,天子门生。

陈懋在福建搞了很久的农庄法,这次军管,可不是请客吃饭,那必然是人头滚滚,血流百里。

陈懋也有点恼火,正统十三年起,福建百万之众民乱,兵荒马乱的都没发生这么大规模的疫病,这三府之地,死了七万余人。

陈懋要亲自去看看,到底砍谁的脑袋,他亲自去剁下来。

怎么看,沈翼这军管的进言,的确是良言。

“于少保的意思呢?”朱祁钰看向了于谦。

于谦俯首十分肃然的说道:“臣以为先让李宾言带着永乐剑,天子缇骑和四威团营指挥使杜郁,魏国公、宁远伯任礼,带着南衙三万京军直接三府军管。”

“江南不缺钱粮。”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廷议之上,臣子一个比一个激进,于少保都等不及陈懋南下,直接让李宾言、徐承宗、任礼等人直接带着驻扎应天的三万京军上了。

“要不加上松江市舶司、宁波市舶司的水师?这样就有九万众了,人少了不够用。”兵部尚书江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既然要军管,人太少了,实在是管不住。

昌平侯杨俊跃跃越试的说道:“陛下,宁阳侯年事已高,七十高龄再下江南,臣以为舟车劳顿,疲惫不堪,臣自请前往。”

杨俊真的快闲出病了!

正好驻扎应天府的是四威团营,而他是四威团营的左都督。

早知道京师这么无聊,他还不如在贵州跟徐有贞一起玩泥巴,疏浚水路,来的有趣,至少有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