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衬托(第3/4页)

胡濙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动着桌子,有些奇怪的问道:“可是这王世子李弘暐不肯跪迎圣旨至今囚禁在四夷馆内,未曾离开。”

“这成三问等人造反成功,如何扶持王世子李弘暐再临王位?”

“难不成是打算……劫狱?”

姜孟卿脸色数变,俯首说道:“并非如此,成三问等六人图谋造反,等大事已定,便请求大明恩准王世子李弘暐回国。”

“有口供为证,还请胡尚书明察秋毫。”

胡濙不动声色的说道:“人都死了,口供还重要吗?还不是随你们编排?这首阳君快刀斩乱麻,就把人杀了,是心虚吗?”

“你们朝鲜窝里斗,我们大明不管,可是事涉我大明,那就不能不过问了。”

“既然你们朝鲜这么想要回王世子,明日回到津口,就把王世子接回去吧。”

胡濙终于图穷匕见,他在威胁。

王世子李弘暐是当初首阳君李瑈送给大明的政治筹码和礼物,这要是把人放回去,那朝鲜永无宁日。

“胡尚书,这可万万使不得啊。”姜孟卿有点张皇失措,推了一把金何,让金何说两句。

金何倒是看的明白,俯首问道:“恳请胡尚书成全,如何做,才能平息陛下盛怒。”

话题终于来到了彼此喜闻乐见的摊牌环节。

胡濙思忖了片刻说道:“我大明,礼仪之邦,怎么会……算了,陛下要济州岛,你们盘算下,要从大明这里换什么,大明也不欺负你们。”

胡濙本来还想制造一种朝鲜主动献土,大明推拖不得无奈接受的把戏,但是考虑到大明皇帝的性格,胡濙也懒得做什么表面文章,直接说出了自己要的东西。

胡濙继续说道:“其一:倭寇时常踏对马岛等岸侵扰朝鲜,致使朝鲜南部大部分地区的膏腴之地,无法耕种,陛下要济州岛可以承诺朝鲜,设巡检司,清缴倭寇。”

胡濙扔出了第一个条件,治倭。

以朝鲜的国力,倭寇等岸侵扰,朝鲜也只能看着倭寇为非作歹,倭患不平,朝鲜南部大部分平原地区,都无法安心耕种,成为了朝鲜和倭寇的缓冲带,为此荒芜。

朝鲜粮荒,每年都要靠朝贡交易大量的粮食回去,这件事胡濙这个礼部尚书知之甚详。

胡濙老神在在的说道:“其二:朝鲜南部开垦之事,大明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大明需要大量的木材,开垦伐木耕种,大明都可以提供支持。”

大面积垦荒可是一个大难题,朝鲜成均馆压根就搞不定,在后世倭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扶持了伪满洲国,在广大而辽阔的黑土地上,折腾了十几年,愣是没有解决种地问题,年年求助大本营,闹出了不少的乱子。

“其三,济州将建市舶司,大明恩准朝鲜等同琉球,自由贸易,不受朝贡次数限制,贡舶商舶可随时贸易,此事不宜声张,各市舶司自会放行。”胡濙给出了第三个条件,自由贸易。

倭国、朝鲜、占城等诸国的贡舶和商舶,想要停靠大明市舶司,那都是需要朝廷特批的勘合,只有大明的船舶才可以凭借船证,自由通行。

随着琉球的郡县化,琉球贡舶商舶等同大明船只,朝鲜求过无数次,但是大明这边就是不肯松口。

这三个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胡濙相信,首阳君和朝鲜没有拒绝的道理。

大明人多势众,国力横强,现如今就是大明抢占了济州岛,朝鲜连个屁也不敢放,也夺不回。

但大明自有国情,高道德劣势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大明贸然侵占不征之国的土地,大义有亏。

胡濙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强取豪夺,更何况说服天下人,朝鲜未曾有不恭敬之心,大明无罪征伐,实乃不德之举。

作为礼部尚书,胡濙提出的这三个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即便春秋论断时,也不能说大明薄待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