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势怪圈(第3/4页)

而袁彬姓袁,都是读袁,为何不能是袁彬的袁?册封倭国人是册封,册封大明人就不是册封了?

“眼下袁彬等人在倭国的困局,说到底,还是高道德的劣势。”

朱祁钰十分无奈的说道:“整日里把华夷之辩放在嘴边,一口一个蛮夷叫的那么欢,可是真的事到临头呢,却一个个又把这些蛮夷当做人。”

“朕听闻,袁彬在山野银山,惩戒了一批费氏的人,这批人被遣送回大明之后,又被魏国公徐承宗给狠狠的骂了一顿,徐承宗还专门上奏疏请罪,说自己御下不严。”

高道德的劣势是十分明显的,徐承宗作为魏国公,自己的狗腿子费氏受了委屈,第一时间不是告状,而是说自己御下不严。

徐承宗也好,袁彬也罢,都下意识的认为把倭国人不当活物是不对的,应当把倭国人当做牛马。

季铎详细的解释了下袁彬为何把这批费氏的人遣返大明,最主要的原因是费氏把手伸进了银锭,这种上下其手的陋习,还被倭国人看到了,有损大明颜面,这才是袁彬惩罚他们的理由。

按照邪道的做法,那倭国人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不是该死吗?死人是会永久保留秘密的。

尼古劳兹斩钉截铁的说,大明人太过善良,不适合殖民,从这一件小事,就看的一清二楚了。

高道德的劣势,是尼古劳兹和胡濙思辨的成果之一。

“不过,胡尚书说高道德带来更多的好处,百姓安居乐业,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还会知耻,做事有底线,大明近万万人丁,高道德的确在开海这件事上有劣势,可是好处却更多。”朱祁钰不打算干涉袁彬在倭国的决定,他在大明鞭长莫及。

他只是在思辨大明开海事宜。

他万万没想到,高道德会成为开海的一个绊脚石。

大明境内的一些势要巨贾们的家训,都是劝人向善,从各种家书之中,可窥一斑。

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做的那些事儿,无论是钟山桐园的大火,还是福建造船厂民乱毁掉的福船,是不对的,他们对此一清二楚,当然他们该做还是会做。

季铎和陛下也是许久不见,聊了许久。

兴安有一套自己的圣眷理论,他认为如果久不见,圣眷就会消失,陛下就会忘记他,所以兴安如常会在权责范围内,让陛下对某个人的圣眷维持下去。

兴安是个宦官,他哪里懂什么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他只知道,若是一个人的圣眷消失,他在大明的官场,就会寸步难行。

正统年间如此,景泰年间也是如此。

于少保和陛下或许活在天上,但是兴安如常活在人间,知道为官大不易的道理。

比如那徐有贞,若非圣眷正隆,陛下要用他治水,就徐有贞在京师之战之中的表现,早就被弹劾一万遍,最起码也得落个致仕的下场。

“季指挥,那就明年开春再往倭国去,这几个月就休息休息,歇歇脚,这也忙了好几年了,去鞑靼的事儿,就让贺章去吧。”朱祁钰示意兴安拿来了一块巴掌大的表说道:“朕亲自做的机械表,这是使用说明。”

送钟,谐音送终,所以朱祁钰不是送,是赐,就不必顾忌这个谐音梗了。

朱祁钰颇为自豪的说道:“如果走时不准了,可以到各个坊市的角楼调校,不过现在角楼钟表铺还没开门,朕还在教他们怎么调校。”

“这一块呢,是朕亲自做的,用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

季铎双手颤抖的接过了檀木盒子,看着巴掌大的机械表,赶忙俯首说道:“臣,谢陛下厚赏!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季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聚贤阁的,直到成敬送来了奇功牌大礼包,季铎才抓着自己手中的檀木盒子,才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