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们还是在害她们呢?(第2/4页)

“这要是船沉咯,船主赔钱,艄公船工赔命,都是拼命挣个钱。”

“襄王殿下来了之后,不需要那么多纤夫了,大约就是四六分了。”

徐有贞疑惑的说道:“这么辛苦,怎么才四成?”

“四成是船厂的,六成是我们的。”艄公赶忙摇头说道。

徐有贞了然。

艄公的话匣子打开之后,便有些收不住的说道:“现在这水路已经比以前要好走多了,三年前,天昏地暗,狂风暴雨,结果船就翻了,六个船工,就我一个活了下来。”

“襄王殿下来了之后,这都快三个月,没听说谁家翻船了,就这殿下和都督似乎还不满意,整日里忙上忙下,整日里炸摊。”

“他们喊得号子我都会喊了,一掏、二炸、三堵、四标、五绞关,还别说,这些军汉子做事就是麻利。”

“听说最近在镇天洞,对付那块镇天石,说是一年之内,把那块镇天石给敲掉。”

镇天石,就是镇天洞滩淤上那块横江石头,那块石头一到夏秋天就会变成暗礁,是沉船的高发地带,不炸了那块镇天石,这段水路,怎么可能过得去呢?

徐有贞当然知道襄王朱瞻墡和都督杨俊想做什么,乌江造船厂正在建造五百料的歪脑壳漕船,这种船比现在的歪脑壳船要大许多,为了保证漕船的顺利通航,自然要干掉大块的横江石。

徐有贞上船没多久,就感到了剧烈的呕吐感,这船十分的颠簸,随后他发现他晕船了。

但是他依旧强打着精神,认真的记录着沿途的滩淤。

在到达思南码头的时候,徐有贞终于撑不住了,吐的厉害,似乎要把胃给吐出来才罢休。

艄公和船工们看着也是连连摇头。

这没坐过乌江船的哪里知道这地方的凶险。

别说徐有贞,艄公和船工们遇到稍微恶一点的天气,也是吐的稀里哗啦,晕船这事,就没有习惯不习惯的。

一直撑船一直吐。

歪脑壳船停在了思南码头,徐有贞在馆驿,拧亮了自己的轻油灯,开始写写画画。

他很快就发现了,他关于回水法的想法,压根就行不通。

并不是方法有问题,而是他真的做不到。

他找到了好几处适合回水法通航的地方。

比如这乌江渡,他一眼就看中了,是个风水宝地,可在乌江渡修建堤坝,至少五十余丈。

想要达到回水淹没险滩的通航效果,就是把整个贵州的人都拉倒乌江渡造坝,但是即便如此,都不见得能做成。

因为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徐有贞只能把地方选好,日后若是有那个条件了,再让子孙们去建造了。

回水法是解决通航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惜的是,他现在做不到。

次日的清晨,徐有贞再次泛舟向北而去,他要一路赶至涪陵,将整个乌江的水文,结合之前的疏浚文牍,研究明白,然后开始治水。

贵州有一批桐油,大约一百万斤,在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屯集在了重庆府,在丰水期的时候,从重庆府南下,向着湖广的荆州城而去。

这一百万斤的桐油被分成了十六艘漕船,沿江而下,只需要两日的功夫,就可以从重庆府走到荆州。

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批桐油赶到南衙的时候,不过才六月份,而李贤只留下了二十万斤的桐油,其余都送到了松江府。

龙江造船厂的复工并不顺利,造船厂和宝船厂都是官厂,官厂的土地已经被侵占,船工已经悉数解散,现在的龙江造船厂的旧址上,住满了人。

迁徙、安置,都是千头万绪,困难多,就挨家挨户去沟通,龙江造船厂的全面复工,势在必行。

这是大明恢复官厂造船的标志性事件,无论多难,都要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