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第2/4页)

最主要的是平整路面,官道驿路会有短暂的不畅通的情况,这实在是太犯忌讳了!

驿路不通,就会有人问,这嫡皇叔到底想做什么呢?难不成是监国几个月,对权力已经有了渴望?

陛下那头,他朱瞻墡又怎么解释?

“造反是没有好下场的,而且要交三次税,孤想造反也没那个条件啊。”朱瞻墡反而不以为意的说道。

当下的年月里,最蠢的事就是造反了。

跟皇帝掰手腕,不先看看自己有多大的力气?

杨洪最后增了颖国公,大明四勇团营的都督是杨俊,眼下就在云贵。

朱瞻墡脑子有病才造反,还没出门就被杨俊擒去京师换牌子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哪怕是不进行道路硬化,我们也要平整路面,大肆征调民夫,即便是不修路,我们也要移植桐树建立桐园,也要建滇铜厂,修六枝煤铁厂。”

“因为云贵川黔和内地有根本不同。”

“上曰:天下财经事务,是以留供之道,固定之道,流动之道,如四时之变迁,天地之运行是也,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天地人,此三才,留固流,此三财。”

“云贵的固定资财实在是太少了,能够生产的流动资财太少了,供给留存的资财更少。”

“所以我们要让云贵动起来,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征调民夫对官厂、官道、驿路、桥梁等地方进行建设,是增加固定资财的不二法门。”

“同样,我们征调的这些民夫,又不是不给钱,百姓手里有了钱,才能够其购买留供资财,进而刺激流动资财的流动。”

朱瞻墡如果再活几百年,遇到罗斯福一定会有很多话要说。

让美利坚焕发新生的罗斯福新政,在1935年到1942年之间,大约花费了130多亿美元,雇用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

如此大的投入,极大的拉动了市场需求,刺激、带动了经济的复苏。

罗炳忠擦了擦额头的汗,眉头紧皱的说道:“这得多少钱啊?又要调动多少人力物力?我们有那么多的管理吏目吗?一旦弄不好,就是当年莫道石人一只眼啊,殿下。”

朱瞻墡理所当然的说道:“我们有掌令官,有庶弁将啊,这些都是天子门生,他们负责调度管理。”

“怎么会弄到莫道石人一只眼的地步呢?”

“孤算过了,我们对这些官道驿路等公物的投入,大约有四成会转化为对留供资财的需求,这对四万里水路的疏浚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我们要做的是增加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唯有如此,才会大肆增加对留供、流动资财的需要,最终增加固定资财的投入。”

“如此方为长策。”

朱瞻墡又提到了一个数字,四成,在投入之后,大约有四成的投入,会转化为对留供资财的需求。

还有一个关键的词,叫做百姓的可支配的收入。

朱瞻墡正在逐步的通过实践,完善自己的利柄的理论。

他的主攻方向是供给侧的改革的廪盈仓,希望百姓的仓里全都是粮食,这是他取这个名字的期盼,而且陛下朱批了他起的名字。

得到四成和可支配收入的概念,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开始的时候,朱瞻墡也走入了歧途。

他认为是供给决定了需求,内地的供给之物,让云贵的百姓生活变好。

支持他这个想法的有三个支点。

第一个支点,就是商品的价格可以让货物达到一定的平衡;劳动报酬可以衡量劳动的价值,可以自发性的调节劳资关系,可以调整劳动平衡。

比如朝廷使用的盐引、南北粮价、棉布价格等等,就可以促进南北粮盐布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