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里需要哪里搬(第3/4页)

朱祁钰伸手打断了李燧的说法,开口说道:“朕的意思是,你愿不愿意去?若是不愿去,朕打算让你去南衙帮帮李贤他们。”

朱祁钰给李燧找了个不错的地方。

南衙富硕,还是个立大功的地方!

现在南衙正在督办畸零女户的大案,李燧去了就有肉吃。

胡濙的说法有几分道理,宝剑的确是磨出来的,酒的确是越陈越香。

但是磨过头了,不就断了吗?酿过头了,那怕是要变成醋了。

真让这帮朝堂狗斗术都退化到让人笑话的朝臣,完成了对李燧的迫害,这登闻鼓日后还有谁敢去敲?他设在澄清坊外的公车箱,不成了个笑话了吗?

“啊?”李燧有些迷茫的看着陛下。

李燧以为陛下是在问政,也就是国事,结果陛下问的是他的个人想法。

“臣能有啥想法,准备赴任了。”李燧也不知道如何作答,他完全没有预料,他以为陛下会问国事,准备了一大堆。

结果陛下压根不是问他国事。

朱祁钰眉头皱了一下,开口说道:“那你继续说。”

李燧认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这第二,就是嘉峪关的关外七卫,臣以为不能再任命鞑官了,也得在关西七卫改土归流,这些鞑官,他们和云贵等地的土司是一样的。”

“之前不能对关西七卫改土归流,是因为没有河套,嘉峪关外不能久守,眼下大明已经克复河套,可以在关西七卫改土归流。”

“这第三……”

……

李燧连着说了七条边方之事,每一条都是鞭辟入里,每一条都有简单的解决方法,李燧的见识已经很深刻了。

李燧终于说完了自己的想法说道:“臣斗胆,臣未到陕西行都司,所言所语,皆是凭借文牍所思所想,到了地方,臣定然走遍河西走廊,寻长治久安之法。”

李燧的斗胆,是斗胆在陛下面前,未能以稽为决,但是他人在京师,如何调查?所以是斗胆。

但是主要矛盾,却是分析的头头是道。

“真打算去?陕西行都司苦寒之地。”朱祁钰想了想说道。

李燧说道:“苦寒是苦寒了些,可也不是化外之地,别人去得,臣有什么去不得呢?”

朱祁钰看着李燧说道:“你无需担心项文渊,他已经上奏疏请致仕了,朕打算准了,他自己不上奏疏,也有人会弹劾他。”

项文渊这事,办得实在是太难看了,他不致仕,也会有人把他弹劾到无地自容,风宪言官咬起人来,可是不分敌我的。

项文渊总是以为是因为王直不喜,他才被平调右侍郎,可从来没想过,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第一条修身都没做好,宠辱不惊,要求确实有些高了,但是这如同闹情绪一样的胡闹逼婚,给谁看?

别说朱祁钰了,就是士林之中,也有无数人大为不满。

道德仁义是块遮羞布,项文渊连遮羞布都不要了。

项文渊的致仕,是给自己一个体面。

李燧俯首说道:“臣不担心项公,臣只是为国做事,在哪里做事,都一样。”

这话说得,颇有点他李燧就是大明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朱祁钰最后拍板说道:“既然在哪里都一样,那就去南衙吧,到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承宗手下参赞军机。”

“臣……领旨。”李燧自然不敢抗旨,而且他多少知道,陛下此举有别的意义。

李燧对南京之事,了解不多,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简单奏对了几句之后,便俯首告退。

朱祁钰不能让敲了登闻鼓的李燧去陕西行都司,这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李燧自己,还涉及到了大明的国家之制,也涉及到了朱祁钰的执政大方略。

丘濬喜欢做梦,他认为一种理想的大同世界里,君不刚愎禁谏、良言嘉纳,是一种美好的政治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