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第3/4页)

石亨和于谦对视了一样,农庄的敌人,除了山贼流寇野兽以外,还有乡部私求的缙绅。

陛下不知道吗?显然,陛下把缙绅们归到了野兽那一类。

毕竟不干人事,不就是没有良知和仁义,可不就是野兽吗?

朱祁钰结束了这场奏对,开始了一日的忙碌。

会试在预期之内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朱祁钰拿到了丘濬的答卷。

丘濬这个琼州来的学子,独占鳌头,获得了会试第一名。

朱祁钰看完之后,连连点头。

儒家生命力之顽强,超过了朱祁钰的预期。

丘濬显然是幻想家,他关于大同世界的梦,和管学不谋而合,主要就是财经事务、利柄的使用。

但是丘濬吸取了景泰二年科举失败的经验,这次他不再讨论财经事务,而是讨论君主天德王道之标准。

翻译翻译,就是君主论。

丘濬并不空言道理、心性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不讳言功用、功利。

提出了对君王天德王道的具体要求。

比如君不可以独治,就像是没有人可以离开别的人劳动一样,君王离不开臣子的辅佐。

君主不可独治,但是不可无已见,朝臣说什么就是什么,那君主就被忽悠瘸了。

君不可以刚愎禁谏也要分辨是非;君赏罚当合天下之公论,不可徇一己之私心。

那是非、公论的标准,赏罚的标准是什么呢?

丘濬提出:天下盛衰在庶民。

人君虽至尊、至强,小民虽至卑、至弱,但君依附于民,真正可畏的是庶民。

臣之事即君之事,君之事即庶民之事,庶民之事即天下事。

甚至还引用了南衙作乱的事儿作为例子,佐证他的观点,那就是亡天下者唯有庶民也,生庶民休戚之本,国家治乱之基。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弥陀。”朱祁钰非常满意丘濬在策论里的一句话。

这一句口吃人肉念弥陀,可谓是嘲讽拉满。

丘濬的意思很明确,要警惕朘剥阶级对历史和社会认知的曲解,这是世风日下、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是非、公论的标准的扭曲。

丘濬无疑是一个很合格的政治幻想家,他提出了很多的幻想。

但是他并没有能力实现他的这些政治野望,那需要万民同欲,万夫一力。

丘濬的策论之中,颇触时讳,还幻想着确定君主的责任和义务。

吴敬、商辂等诸多考官,对这一篇策论的争议极大。

丘濬的成绩,到底算是一甲,还是二甲,几位考官拿不定主意。

最后还是吴敬、商辂两人,力排众议确定了丘濬会试第一的成绩。

丘濬说陛下不能刚愎禁谏,要良言嘉纳,陛下一直是这么做的,骂亡国之君都可以,主要说的有理有据。

陛下从不畏言,所以丘濬颇触时讳,不是不能拿会元的理由。

算学成绩,丘濬也当之无愧的取得了满分的成绩。

在这次应考的举人之中,有一百三十七人算学满分,有三百余人,只错了一道题。

关于做题这件事上,大明的举人,当之无愧的做题家。

但是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丘濬长得不好看。

丘濬有个外号,叫丘麻杆,有些瘦弱,其貌不扬。

这在科举之中,叫做貌寝,也就是状貌不扬,是不能当会元的。

为此成绩出来还没有公布的时候,吴敬和商辂就把最终结果送到了陛下面前,请陛下圣裁。

才学、能力都不算差,就长相差劲,就不能做会元吗?

答案是的确如此。

比如钟馗,就是终南山进士钟馗,因为长得不好看,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明明考中了却不能做贡士状元,最终撞柱而亡。

朱祁钰认真想了想,还是给丘濬点了会元,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丘濬殿试应该还能拿个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