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缓!(第2/4页)

袁彬从来都是冲动的人,这么冲动的人,突然冷静了下来,他的担忧自然引起了重视。

唐兴深思熟虑了一番说道:“我同意袁指挥的想法。”

唐兴深入虏营,甚至搞到了倭寇的在喜界岛的布防图,但是在唐兴的眼中,大明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同情深受倭寇迫害的琉球百姓,他们如同水中浮萍一样的悲惨遭遇,很容易博得同情。

但对他而言,琉球百姓并非大明百姓。

久米士族是大明的海外弃民,但是琉球人不是大明人。

岳谦想了想开口说道:“那么决定琉球命运的岔路口上,应当如何抉择呢?”

“我觉得可以平定倭寇。”

“我也同意。”陈福寅表示了赞同。

季铎想了想说道:“唐指挥和袁彬的担忧,说服了我,我不同意。”

季铎在表态的时候,变化了态度,因为他发现,他错误的估计了琉球的形势。

任何一头鹰都要熬,琉球似乎也要熬一下。

袁彬是问题的提出者,他不是不同意平倭,而是不同意现在平倭。

现在是两票赞同,两票反对。

唐兴左看看右看看,摇头说道:“别看我,我不投票,我是外戚。”

按照大明的最新律法,外戚不能视事,唐兴选择不违背大明律法。

依旧是两票对两票。

岳谦左右看了看,想了想说道:“那么,我做出决定,平倭!”

“大明和琉球如果在平倭之后,出现了矛盾,那也是内部矛盾,先把倭寇赶出去,关起门来,吵翻天也是咱们自家门里的事儿。”

“平倭,刻不容缓!”

岳谦是这些人中拿主意的那个人,既然岳谦决定平倭,那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袁彬点头说道:“日后陛下怪罪,我等同罪。”

岳谦拿出了堪舆图说道:“陈福寅,你带领五千人,进攻首里城,目的是牵制海盗,不让海盗和倭寇形成合力。”

“袁指挥,你带领三百先登,提前出发,抢占滩头,唐指挥,你来领路。”岳谦看向了唐兴。

唐兴有着极为丰富的对倭经验,从兖州府外的驿站跟倭寇开片之后,唐兴的敌人一直是倭寇。

“没问题。”唐兴点了点头。

岳谦用力的点在了堪舆图上的位置说道:“喜界岛港口滩浅地狭,三桅大船不能等闲靠近,必须要在拿下港口的情况下,才能停泊。”

“四百料的战座船可以,四百料的战座船,要对先登军进行火力支援。”

一个岛屿的周围其实有许多的礁石,这些礁石就是登岛的最大阻力,他们就如同城墙一样,保护着岛屿。

只有为数不多的天然海湾,可以成为港口,这些港口就是城门。

对于如何登岛作战,大明并不熟练,所以他们采用了攻城的办法。

派出先登军,抢占滩头,火炮齐鸣作为掩护,先锋军紧随其后,会从四座战座船上跳上岸进行战斗。

而后就是四艘三桅大船在大明军队占领港口的码头之后,停靠在港口之中,释放大军。

如同城门被攻破,港口被占领,就意味着战争胜利的天平倾斜向了大明。

喜界城就在喜界岛的港口三里处。

喜界岛的港口是一个束袋形的海湾,这座海湾,肚子大,口有点小,两处突出的礁石上可以设立飞炮、箭楼等物,阻击海上来犯之敌。

唐兴看着堪舆图看了许久说道:“我那种快船,可以很好的突破这两侧的防护。”

“在海上,最怕的就是迷失方向,我们的快船由大船拖拽,在距离海湾三十里的时候,开始升帆。”

“然后在倭寇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快速插进海湾之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唐兴提出了一个不错的建议,海湾和城池类比之后,海湾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不能关城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