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第3/4页)

费亦应有点为难的说道:“能看看银库吗?我有点不放心。”

“好说。”孙炳福带着费亦应来到了宝源局的银库。

这其实是违制的,但是费亦应可是大户,宝源局设立之初,换银币就是吃大户,所以大户要看自己放银币的地方,安全不安全,是应有之义。

陛下给孙炳福放了三个月的权限,方便孙炳福吸储。

费亦应跟着孙炳福来到了银库,才发现这里其实是之前建庶子住的高墙,三丈三尺高的高墙内,只有一扇厚重的大门。

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设置的居然是厚重的铁栅栏,出了门洞之后,居然还不是银库,是一个狭窄的通道。

“需要换衣服,所有个人物品都是不能进入银库的。”孙炳福解释了一句,把身上的衣服脱了下来。

在锦衣卫的搜身之下,才在内室换了衣服,方才进入银库之内。

银库内是一排排的檀木箱,孙炳福打开了一个箱子,里面是用红绸油布裹着的银币。

孙炳福笑着说道:“高墙的守备森严,想来费商总应该有所耳闻。”

费亦应呆若木鸡的说道:“那是……自然听说过。”

当初太宗文皇帝设立高墙,关的是废帝朱允炆的幼子朱文圭,天底下谁不知道高墙守备之森严。

比皇宫还森严。

朱文圭被释放了之后,这处地方,被陛下改造了用来做银库,是费亦应万万没想到的。

“还有什么疑问吗?”孙炳福笑着说道。

费亦应立刻摇头说道:“没有了。”

费亦应跟着孙炳福回到了宝源局,费亦应终于开口说道:“我现在手里不光有银币,还有金花银,是不是可以直接换为银票?”

孙炳福摇头说道:“如果用银子换了银票,再想换银子,就不行了,只能换银币,我得提前告诉你。”

费亦应连连点头说道:“嗯,换银币更好。”

自从陛下用强硬的手段,将御制银币在南衙通行,见识到了银币的方便之后,南衙的商贾们就再也离不开了。

能兑换银币最好不过了。

“我存六十万银币,存银两百四十万两。”费亦应开口说道。

孙炳福眨了眨眼睛,他知道费亦应大约有五十多万银币,但是这么多银子,他还是有些吃惊。

费亦应解释道:“是这样的,我是浙江商总,我这些钱,全都是浙江海商的钱,也不是我自己的。”

“我相信朝廷。”

费亦应早就投降了。

碰到这么个陛下,最好还是配合。

反抗个屁!

反抗来、反抗去,最终把自己全家老小都搭上了,给陛下看笑话不说,这不耽误赚钱吗?

费亦应不无担忧的说道:“其实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银票,会不会变成大明宝钞。”

孙炳福摇头说道:“不会,银票不是宝钞。”

大明宝钞是朝廷发行的货币,是纸币,而银票是收一两银子或一银币才会发一银币的银票。

一种是纸币,一种是存银凭证,其意义完全不同。

送往倭国的钞票,才是纸钞。

“只要能兑付就是了。”费亦应站起身来说道:“今天就会把银子送过来。”

银子放在家里不会长出银子,还会被偷。

浙江多海商,他是海商商总,来往密州、月港、南京、松江、京师,做的买卖很大。

每次都拿银币去结算,光是来回运送银两,都是个很让人头疼的事儿。

孙炳福看着费亦应离开的模样,只能连连感慨,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

费亦应的银车开始入城,总价四百万银币,一共装了八十车,一车大约五万两,送进了银库之中。

费亦应当场将银票散给了所有的浙江海商,如果谁想反悔,可以立刻进入宝源局,将这些银币兑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