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罗马使者和奥斯曼使者的礼物(第2/4页)

这里面有的大明也有类似的论述,有的则没有。

朱祁钰拿起了那本论螺旋线,愣了许久,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游丝螺旋线吗?!

他翻看了许久,笑着说道:“大明富甲天下,土地无垠、百姓勤勉、奇珍异宝无数,但在东方,这些都是末没之物,只有知识,是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贵使不远万里前来大明献上如此奇书。”

算学内加入了几何学,是朱祁钰最希望看到的事儿,甚至还有一部分物理学。

“看赏。”朱祁钰对兴安点了点头,意思很明确,敞开了印,朱祁钰打算给一万银币作为赏赐。

一万银币,实在是太便宜了。

那本《几何原本》,是在明末的时候,由徐光启开始翻译,前六卷在万历三十四年完成,并且大规模刊印。

但随着利玛窦的去世,传教士龙华民(意大利贵族)掌管传教会诸事。

这位名叫龙华民的传教士,禁止传教会的任何传教士,向中国传授任何西方的任何技术。

只传教、不得传播任何知识的规定,让徐光启无法单独完成后九卷的翻译,这也成为了徐光启憾事,每次谈及必太息焉。

徐光启评断几何原本,在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几何原本》中的内容,几乎就是日后中小学生课本里关于几何的内容。

《几何原本》一直到了咸丰六年,也就是1856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十六年后,李善兰才完成了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

一万银币?

真的是太便宜了。

“我不能接受陛下的恩赏。”尼古劳兹摇头说道:“欧几里得的一个学生曾经问,学习几何将得到什么?”

“欧几里得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要从学习中获利。”

“和古老的东方文明一样,我们罗马也认为,知识是没有价格的,是宝贵的。”

尼古劳兹的面色终于变得痛苦了起来,他继续开口说道:“蛮族之所以是蛮族,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知识的价值,罗马帝国覆灭之后,这些书籍,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再也没有脱离黑暗,再次见到天和太阳的可能。”

“我将他们带到了大明,是希望它们可以永远的流传下去。”

中世纪是黑暗的、痛苦的、无序的、在深渊中挣扎的泰西人,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文艺复兴,现在的泰西文艺复兴,只是一点点的星火,尼古劳兹才如此断言。

事实上,要一直到东罗马灭亡一百多年后,文艺复兴才伴随着大航海时代,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脱变。

而其中,阿基米德的两本抄本全都散迭,直到1998年第三本阿基米德的抄本重见天日,才被翻译出来,补全了部分阿基米德的著作。

“臣请求陛下给臣两枚银币,我欠了靖安行省总督徐有贞两枚银币,这是债务。”尼古劳兹继续说道。

“是的,知识是无价的,但是朕的赏赐,也不是那么容易推辞的。”朱祁钰却不容置疑的说道。

朱祁钰不是钱多,他不要硬给。

尼古劳兹的总督即是官职,也是神职,他是有传教需要,朱祁钰赐下银币作为赏赐,就是告诉尼古劳兹,不要传教,不要传播神学。

中原王朝历经数千年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不是几本书就可以改变的。

朱祁钰可以给尼古劳兹官职,比如会同馆通事,主要负责翻译之事,但是朱祁钰不可能给尼古劳兹传教的机会。

尼古劳兹面色为难,最终俯首说道:“谢陛下。”

朱祁钰给他物质奖励,就是断绝了尼古劳兹之后借着传播知识的名义,传播景教。

所有进入大明的宗教都要经过改造后,才可以传播,这是历史得到的教训。

非要搞成倭国那样,番众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