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个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谢礼(第2/4页)

有一种名叫西征的恐惧,深深的烙印在在泰西、极西和樛西,西域所有人的心头。

当初蒙古人的三次西征,给西域的所有人都打上了东方人不可战胜的标签。

而也先的这次西征在撒马尔罕首战告捷,以摧枯拉朽的胜利,再次唤起了西域所有人心中的恐惧。

要让西域人搞清楚大明和瓦剌之间的恩怨情仇,就像是理清楚泰西(欧洲)王室的家谱一样的困难。

当瓦剌人在撒马尔罕获胜之后,围困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军队,也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他们得知道此时瓦剌人到底什么态度,会不会联合帖木儿王国一起攻打他们奥斯曼王国。

帖木儿王国俘虏过他们的闪电苏丹,更攻破过他们的都城。

其次,大秦国的皇帝,请求大明远征军的帮助,和上次的国书一样,希望大明的远征军能够阻拦奥斯曼王国对大秦国最后堡垒的攻打,无论用什么办法。

大秦国的皇帝送来的谢礼,是一个女人,三百人左右的使团,还有成堆的书籍。

大秦国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说:他曾经写了封国书请求大明援兵,属于病急乱投医,但是万万没想到,援军真的到了。

为了表示对大明的感谢,他们送给皇帝谢礼。

谢礼如何瞒过也先的耳目,送到大明,让王复有些为难。

王复敲着桌子陷入了思考之中。

奥斯曼王国并不好惹,尤其是现在的奥斯曼苏丹法提赫,号称征服者。

法提赫在瓦尔纳战役之中,杀死了波兰和匈牙利共主,阻拦了泰西对大秦国的救援,而后在攻克了大秦国最后的属国莫里亚公国。

现在大秦国只剩下了孤城一座,就是拜法提赫所赐。

王复终于写好了给帖木儿国王卜赛因和奥斯曼王国的法提赫的国书。

他决定吓唬下奥斯曼国王,如果能够吓到的话。

远交近攻,是在和林就定好的策略。

这次的西进,绝对不是历代的盲目西进,而是有序西进,如何让大军顺利走到拔都萨莱,然后顺利完成也先的期许,成为可汗,都有定策。

也先也不打算打破定好的计策,因为和帖木儿王国交好,有利于西进。

王复也是抱着有鱼没鱼甩一杆,能吓到最好,吓不到也无伤大雅的心态,写的国书。

事实上,大秦国的皇帝的礼物并不让能让人心动,那位龟缩在城堡中的君主,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那是一个女人,二十岁的模样,王复虽然没见到长相,不过应该不会太差。

而且大明大皇帝,似乎对蛮夷的女人,并不是很感兴趣。

君士坦丁十一世很穷,他的贺礼中并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只有几千册的书籍。

王复写好了国书,拿起了一堆的政疏和宪章,去兰宫王庭让也先下印,顺便安抚一下有些暴躁的也先。

也先崇尚武力,推崇暴力,但是撒马尔罕是他们西进的重要巢穴,他不能在撒马尔罕大动干戈。

那就得找人揍一下,让所有人畏惧他的武力。

王复来到了王庭的门前,看到了伯颜帖木儿和王悦自远处走来。

伯颜帖木儿满脸悲痛的应了过来,痛心疾首的说道:“我的兄弟,白帐汗国可汗的儿子克烈和他的哥哥贾尼别克死了,他们在前往碎叶城的路上,不幸蒙难。”

王复反应了一阵,才意识到伯颜说的是谁……

现在的情况,大约可以等同于安南国国王陈氏有两个孩子,在黎氏作乱的时候,逃到了大明朝避难。

大明派出了英国公张辅率领大军,平定了黎氏叛乱之后,送这俩孩子回安南做国王,走到半路死在了路上。

安南国再无陈氏子弟,只能郡县化,称交趾了。

政治逻辑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