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当忠犬变成野狗(第4/4页)

“但是脱古,朕问你,你觉得朕申饬有用吗?”

“你的父亲脱脱不花用刀逼着他们,他们都视若罔闻,朕一道不痛不痒的圣旨,又有何用?”

“草原毕竟不比大明啊。”

脱古看陛下终于松口了,俯首说道:“陛下,臣不要金织罗衣、彩表、彩币、钞,只求一封申饬圣旨,还请陛下体恤草原百姓,那也是陛下的臣民啊。”

脱古这话说的没错,草原的百姓,自从永乐册封了草原诸王之后,的确算是皇帝的臣民。

但他们不是大明的臣民,这中间是有区别的。

朱祁钰点头说道:“既然鞑靼部如此悬切,朕就申饬一番吧。”

“但是有言在先,不管用,朕也无计可施,朕大军刚从南衙平叛,实在是无力进剿。”

朱祁钰这意思很明确,圣旨可以给,但是后面的事,不归大明管,别想着用鞑靼王违抗圣命,请求大军进剿。

今天朱祁钰是这个理由,日后若是脱古请旨出兵,朱祁钰还是这个理由,想用名声绑架他这个皇帝,门都没有。

朱祁钰,不图虚名。

显然脱古很了解陛下的做事风格,也听懂了这话里的意思,面色大喜的俯首说道:“陛下圣恩,臣没齿难忘,今世为陛下牵马坠蹬,往世结草衔环,以报圣恩。”

显然大明皇帝对自己在草原的影响力,还是低估了。

这圣旨有用吗?当然有用!

没用,几次三番,脱脱不花和脱古反复请旨?

脱脱不花拿着这封圣旨,狐假虎威,就可以定策了,至少三成以上互市得银币,必须兑换物资。

这样一来,他们草原的日子至少能维持一些。

没有这封圣旨,脱脱不花连召开鞑靼王定策都有些困难。

脱脱不花和脱古都知道有用所以才反复请旨。

“兴安,将圣旨给他们二人吧。”朱祁钰点头说道。

圣旨早就拟好了,一如当初朱棣申斥诸多鞑靼王,只要永乐通宝,天怒人怨。

“宣倭国使节觐见!”兴安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