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归流的本质(第4/4页)

他一手军权在握、一手大印大义在手,再加上一手财经事务无出其右,三管齐下,若是还让他们继续这么猖狂下去,那他朱祁钰岂不是跪着做皇帝吗?

朱祁钰这话一说,就是给这件事定调。

如何消灭这些世袭罔替、朝代更替也不影响世代掌权的土司土酋们。

李贤振声说道:“臣以为,待平定之后,贵州、湖广宣慰司、长官司,皆数废除,设立三司使,州府县实质管辖,自上而下,先去宣慰司,再改土府。再土州土县。”

“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如土酋绝嗣,后继无人,如宗族争袭,如土酋相互仇杀,如土酋触犯大明律,以罪革职,尽数盖有流官充任。”

大明世袭称之为世,大明非世袭称之为流。

比如武清侯在拿下河套之地之后,拿到了世券,就是世爵,若是没有拿到世券,就称其流爵。

就是从大明打工仔,变成大明合伙人。

虽然在洪武年间,世券更像是催命符,但是到了永乐确权之后,世券的确是保命符,也有很多爵位世袭罔替到了明末。

李贤这番话,就是上废宣慰司,下设流官,双管齐下,管理贵州、湖广等地的土司,最终将其从羁縻,变为政令通达之地。

翻译翻译,就是改土归流。

一旦这种做法可行,那么麓川之地的孟养、缅甸、八百大甸、老挝、大古剌、底马撒等地的宣慰司,就可以循规蹈矩,持续推进,将其彻底纳入大明领土!

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在战争中,任何基于仁慈的美妙想法都是错误,即便是一栋破房子,我们也要踹一脚,他才会塌,等他塌了,才能重建。”

“军事胜利才能保证其失去抵抗意志,如何令其服从大明朝廷,是政治胜利范畴。”

“李贤一番话语,很好,朕以为善,可安九溪十八洞之地,可牧西南溪峒诸民。”

九溪十八洞,就是贵州、湖广一代的土司的别称。

这法子是可行的,太宗文皇帝的遗憾,将由继任者继往开来。

于谦面色疑惑的说道:“陛下啊,土酋世官,世代掌管土蛮诸民,本质上是不是私权占据成丁,进而侵占社会劳动,榨取剩余价值,最终私权与公权产生冲突的典型呢?”

李贤呆滞,他倒是弄明白了他的那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但是要说用,还是于少保触类旁通,对国家之制更加熟悉!

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