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门户,应派虎将把守(第4/4页)

蔡东攀悻悻,李贤是进士及第,要学问有学问,要才能有才能,他蔡东攀别说和李贤辩论,就是和刘昇辩论,都不是对手。

咨政院吵吵闹闹了半晌,终于定下了几条似是而非的政令,李贤宣布了休会。

他走出了咨政院的时候,才知道了大明军已经攻克了徐州城。

应天府上下,刹那之间,变得惶惶而不安。

李贤狂喜!

他来到了户部衙门,将已经清理好的黄册和鱼鳞册,进行了一些梳理。

他不能把所有的账目都带走,但是可以把总账目私藏起来。

他打算交给玉娘,这是功劳,可以保玉娘的命。

玉娘说:「还说爱我,满嘴胡说」,但李贤并不是胡说,而且玉娘肚子里有了他的孩子,他自然要护玉娘和孩子的平安。

这算是李贤现在唯一的念想了,陛下并不打算对他在京师官邸的家人动手。

李贤整理好了之后,前往了戎政院。

他刚走到戎政院的时候就乐了,他看到了王骥、张輗、张軏三人,还在南京。

陛下把徐州城都打下来了,兵锋正在向着两淮而去,这三人不是说带兵驰援吗?

这给了徐州除了支持以外的一切支持不成?

李贤和陛下同时产生了一个疑问,王骥到底在做什么?大军盘踞在京师城下到底在防备着什么?

直到他走到戎政院讲武堂的时候,看着讲武堂议事厅,挂着的堪舆图才知道,他们究竟在防备着什么。

王骥叹息的说道:“我们将魏国公、宁远伯围困在凤阳,但是前几日,他们的一支奇兵突围,流窜到了宿州一带。”

魏国公徐承宗,徐钦子、开国武勋首功徐达曾孙。

魏国公世代居住在南京城,任守备。

南京留都有一整套的官僚体系,这一套的官僚大多都是不太好处理的官吏,没什么才能还比较棘手,然后扔到南京赋闲。

南京有三个最主要的官职。

一、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是文臣。

二南京镇守太监不常设。

三、南京守备,一般由侯伯爵,担任守备,但是魏国公一直兼领中军府。

孙继宗正是杀掉了和李贤同名同姓的南京守备丰城侯李贤,才有了机会进南京。

李贤一直奇怪,丰城侯死了,南京军哪里去了?

为什么王骥等人一直在南京城下,感情侧卧之榻还有凤阳卫和中军府在!

怪不得,王骥一直在南京城内,不肯离开,他一挪窝,怕是徐承宗和宁远伯任礼就杀回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