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岁不能灾(第3/4页)

石亨要在走之前,前往陕西府谷口一趟,大明皇帝同意了陕西未作之民入河套求地谋生,但是府谷口应当有序的引导,尤其是一些身负命案狂嚣之人,决计不可入河套。

而且要组织百姓们有序入套,需要卫军和三府掌令官配合,引导至安置之地。

第一批从河套地区离开的是讲武堂入学的庶弁将和掌令官,他们在黄河未曾解冻之时,就已经踏上了回京的路。

而徐有贞找到了石亨,十分急切的说道:“大河冰排凌汛将至,武清侯不给火药,我如何炸开冰面,减缓凌汛?”

石亨、江渊、李永昌,眉头紧皱的看着徐有贞。

这家伙又在给大军出难题了。

江渊是文臣,他十分明确的说道:“这火药乃是军伍之用,安能随便给你?而且你这一开口就是五十万斤,你知道这五十万斤是陛下给银币十万方才营造?”

大同府一石粮一两银子,等于半枚银币。

一两银子大约等于二百斤盐,大约等同于半枚银币。

但是一枚银币只能造五斤火药,何其昂贵?

徐有贞好大的口气,一张口就是五十万斤火药!

徐有贞叹息的说道:“凌汛冰排最为害人,若是此时不炸毁冰面,冰凌至下游淤结,致使地方防汛要务疲于奔命,一旦决口,那就不是五十万银币可以解决的事儿了!”

“过去咱大明未治河套,自然无法炸散冰面,现如今,既然以控制河套,这炸毁冰面,减少凌汛,岂非安民之策?”

“大军已准备班师,火药尚有留余,唉。”

徐有贞是一步一个脚印在河套地区走遍了水利,他首先提出了爆冰破排的想法,并且想让大军未曾用完的火药,帮助他破开黄河冰排。

江渊犹豫了下说道:“这冰凌是何种灾害?你不讲明白,我们如何给你火药?”

徐有贞十分无奈,左右看了半天,抓起了一张纸画了黄河的大概图形说道:“黄河上游在南,解冻早,解冻后水流加大,但河套地区的黄河段在北,此时依旧未曾解冻,就会让冰排堆积,酿成凌汛。”

“冰排若是靖虏府和朔方府解决,可有效缓解自花园口至入海口的凌汛。”

江渊看了许久虽然不明白,但还是犹豫的说道:“防汛之事不是多夏秋之季吗?怎么春冬亦要防汛?”

“这样吧,你写道奏疏入京,若是陛下准许,十二团营的工兵营可帮你炸毁冰面。”

“陛下不准,我们就没办法了。”

徐有贞又是一阵焦虑,他叹息的说道:“从这里至京师,再等陛下回旨,那凌汛已至,万事休矣!”

江渊非常不满意的说道:“那你早点说啊,现在才提,这是逼迫我们不成?”

徐有贞无奈的说道:“我也是焦虑凌汛,最近才想到的解决之法啊!大明火药威力强劲,否则我也不会为难三位了。”

李永昌看着僵持不下,才坐直了身子,稍微犹豫了下说道:“咱家来讲两句吧。”

“请旨还是要请的,既然徐御史说兹事体大,不如这样,我军先动炸毁冰面,河套打下来不易。”

“将士们死不旋踵,掌令官们不辞辛苦,御史奔走河谷,人人尽心竭力,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守住它。”

“试试也无妨不是?”

李永昌了解陛下秉性,民为邦本,既然是安民之策,若是有效自然要做。

哪怕是试试呢。

虽然他们这些京营军官镇守太监,都不知道凌汛是何物,但是河套地区的百姓知道,他们深知其害。

有民谣云:十月曰伏槽,二月曰蹙凌,小雪流凌,大雪封,初六服霜坚冰至,凌汛决口,河官无罪。

就是凌汛来了若是河堤决口了,也不能怪河官,那是老天爷在为难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