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热(第4/4页)

但是现在确认了,依旧颇为震撼。

其实自唐朝之后,几乎所有的储君,都会担任一段时间京师府尹的职务,唐朝就是京兆尹,宋朝是开封府尹,到了元朝的时候,这件事就断了。

明承唐制,但是哪怕京师在南衙的时候,应天府知府也是由六部明公担任,而府丞才是应天府、顺天府的主事。

现在大明皇帝突然把自己弄成了七品参议通政,参与到具体的政务之中,这是好事。

于谦和王文继续在和百姓们沟通着。

朱祁钰在旁听,偶尔遇到了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就会写个纸条给王文,王文这个通政使就负责传达圣意。

这场宣谕在经过了两个时辰之后,终于结束。

百姓走后,朱祁钰来到了大圆桌前,坐到了首位。

他很满意的一点,通政院衙门并没有居高临下,设置一个月台,弄一班衙役,轻则怒斥,动则上刑,而是坐到了桌子前,把百姓关切的问题,了解清楚。

这个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去年在泰安宫,朱祁钰都弄了个大长桌,和百姓坐到了一起,虽然最后他还是退到了幕后。

他笑着说道:“以稽为决,我们不了解问题,如何能解决问题呢?通政司这一年做的很好。”

首先,他高度肯定了通政司这一年的工作。

“去岁我们关注的问题,今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比如青稻钱破门灭户,比如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困难、比如村中懒汉地痞等等问题。”

“但是一些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