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们就跑不掉了(第3/4页)

非要试一试,武清侯,可是真的会发飙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这石亨除了是个悍将以外,显然是个合适的税务官,精通武装收税的精髓,而且对于尺寸拿捏的极好,并未曾作出纵兵劫掠之事。

这纵兵劫掠,最大的问题就是军纪崩坏,而且石亨在大同府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杀人。

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无论是土匪还是马匪,亦或者是瓦剌、鞑靼、大明势要豪右之家,都得交钱。

现在石亨是合法逼税了,那玩的花样就更多了。

于谦十分郑重的说道:“陛下,这条丝路何其繁茂,就臣和那些行商们交谈,渠家在关外,自西域至天方,至少有百余家铺子,这些铺子就是负责集散来往货物。”

“渠家三兄弟虽然被拿了,但是他们还有一些偏房旁支跟着瓦剌,去了和林,这条商路,他们又开始走了。”

“不可不防。”

朱祁钰对此早有预料,他拿出了卢忠为渠家三兄弟做的临终关怀说道:“于少保看看这个。”

于谦拿过来一看,瞬间就变的愤怒了起来。

“窃国为私的蛀虫!”于谦翻了几页,但这只是口供,不能坐罪,仍需查补。

几乎有民信局的地方,居然都被腐蚀的一干二净,大明的朝廷命官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商帮窃国为私,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自己的腰包鼓鼓囊囊!

朱祁钰拿过来了那份口供,摇头说道:“吃的满嘴肥油!”

“所以本来该年末进行的大计,推到了明年开春,朕等大军回京,再动手。”

大军不回京师,朱祁钰不举行大计,一来是防止天下有变,二来也是进攻和防御的间隔。

办一定要办!

怎么办,如何办,还是要讲一点方式、方法。

大军征战一年之久,总不能回来就再战,不是人人都是石亨,不是人人都可以疲兵再战。

朱祁钰继续说道:“大军已经征伐了河套地区,渠家付出了族诛的代价,若是他们仍然不吸取教训,继续贪赃枉法,就是不知天命了。”

于谦松了口气,陛下要是此时办,这件事不见的能办的圆满,但是稍微延后一些,这件事就可以办的圆满了。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会下旨追缴私印盐引、私印宝钞、走私贩私的税赋之事,若是他们冥顽不明,渠家就是他们的下场。”

一如当初,朱祁钰清理西山私窑的时候一样,先追缴下钩,若是不肯追缴,那就不能怪大皇帝不客气了。

他又拿出了一份奏疏,乃是征南将军、宁阳侯陈懋的奏疏,名为《江南水师再建参议疏》。

朱祁钰笑着说道:“渠家能跑,他们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之前浙江按察司弹劾宁阳侯,在漳州月港私建港口一事吗?”

“其实陈懋的奏疏来的晚了一些,陈懋以为,从福建至京师,漕运不便,想要再造四百艘大船海运。”

“但是这海运,总得有船护着,所以就起意再营建水师,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战船二十艘,以护卫泛海运福建等地运粮诸事。”

“他还请求营建市舶司,与朕的想法是不谋而合,将贡舶和商舶都纳入大明管辖。”

“算算时间,也该起运了。”

海运能省不少的运费,江南到京师的运费是多少一石粮大约要五斗米去运,这消耗太大了,海运只有不到一斗。

但是海运危险,虽然是近海,但是海盗猖獗。

于谦也不在下棋,看完了整个奏疏之后,眉头紧蹙的说道:“这不行啊,福建已经蠲免二税,这今年还要蠲免不成?那金尚书岂不是要气死了?”

朱祁钰摇头说道:“于少保,宁阳侯已经七十有二了,他做事很周全,于少保想到的,他也想到了,他向各地农庄借的粮营建的船舶,福建不缺粮,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