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为官?不回!(第2/4页)

朱祁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就是为了把于谦调回京师。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问道:“山西的私发盐引,查的怎么样了?朕可不信,只有祁帮在私印盐引之物。”

江渊摇头说道:“陛下,这河套刚胜,这私发盐引,就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片都找不到了,唉,这帮人啊……”

江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军事胜利可以保证政治胜利,大明铁拳锤了集宁之后,再耕犁了河套地区。

这一下子,整个山西境内的所有私盐盐引,完全消失的一干二净。

这是什么?

就是欠揍。

朱祁钰点头说道:“还是让俞尚书多盯着点,山西境内不止祁县商帮,还有许多商帮,若非河套在大明到了大明手中,哼……”

江渊呆滞了许久说道:“陛下,盐引终究容易伪造,为何不用银币取而代之呢?臣愚钝。”

整个大明朝的财经事务,那必然是兼任户部尚书的大皇帝,最明白了。

整个大明朝没有比朱祁钰更懂财经事务。

朱祁钰叹了口气说道:“贾家营贡市,就是个例子,朕给了贡市银币,可是闹成了什么样子?”

“那群鞑靼王逼着百姓投献大明。朕若是给边镇银币,而非盐引,江侍郎,淮盐必然会无人承兑,这盐引就废了。”

“继而必然是盐价水涨船高,于国不利。”

江渊恍然大悟,有宣府贡市的例子在,将盐引直接更替为银币,在表面上,看似是个良政,但是一旦执行,立刻就变成了恶政。

他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英明,臣惶恐,臣对财经事务一窍不通,只是心中有惑,谢陛下解惑。”

江渊不是为了什么利益集团发声,他就是督办山西盐引之事,有点自己的想法,陛下嘉纳良言,他自然会说。

朱祁钰笑着说道:“无碍。”

能为了大明朝出城守城之人,死战西直门下不退,一文弱书生,有这种胆气,操守不差。

靠不住,朱祁钰也不会让江渊去河套了。

朱祁钰面色为难的说道:“武清侯深受圣恩,现如今又有了戡定之功,势必会极为强势。”

“于少保都要以礼相待,你过去怕是要受些委屈了。”

江渊俯首说道:“臣明白。”

这差事的确是不好办,但是也不是不能办,要看个人能力。

其实朱祁钰误会了。

石亨和于谦之间的相处模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是因为他们素有旧怨,所以才会处处不对付。

两人算是老对手了,也算是袍泽,京师之战就抵背杀敌,集宁河套再次抵背杀敌。

一个京营总兵官、一个京营总督军务,要是关系融洽,那寝食难安的就该是皇帝了。

若是换了旁人,石亨只会公事公办。

为臣之道,博大精深,朱祁钰不是做臣子的,自然不知道臣子们的难处。

他当的是皇帝,也不需要了解臣子的为臣之道。

他要做的就是指明道路,把那些掉队的垃圾筛选出去队伍,然后带领大明,一往无前!

“臣等告退。”江渊和王悦离开了讲武堂,而吴敬要参加下午的盐铁会议,自然没有走,而是和陛下讨论半天的算学。

吴敬怎么都没想到,陛下居然精通算学。

不过想想也是,大明财经事务第一人,那算学差了,那怎么做第一人呢?

朱祁钰办得财经事务专题盐铁会议,在民间的风评是什么样的?

没错,舍本逐末。

大皇帝整日里捣鼓金银之物,虽然诸多政策都行之有效,但是时常有人痛斥这等行径,乃是与民争利。

而胆敢在皇帝面前,指斥陛下与民争利的前佥都御史,现在的墩台远侯王复,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