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当时是寻常(第3/4页)

“朕打算把它建成塞上江南,而不是把它变成人间炼狱,朕不是渠家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百姓,朕不能。”

“朕是大明的天子,他们是大明的臣民。”

“即便是从最市侩的财经事务的角度出发,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那么负责劳动的百姓,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现在投入多少,日后,他们会百倍,千倍的回报大明。”

工部尚书石璞,十分疑惑的说道:“陛下,河套少铁啊,这要是营建水利工程,那需要的农具、工具,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都要从京师运送过去吗?”

塞上江南,可不是空喊口号就可以建成的,那是需要钢铁去支持的!

不仅仅是钢铁的意志,还需要真的钢铁。

没钢没铁,没有农具,没有工具,那也是白说。

朱祁钰十分满意的点头,工部终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他笑着说道:“石景厂总办蒯祥得再辛苦一趟,等到打下了东受降城,就准备去胜州(今鄂尔多斯)建立新的煤铁厂,就叫常胜厂就好了。”

“胜州常胜厂。”

“瓦剌人之所以要占着河套不走,不仅仅是他们在河套有大量的牧场,需要经营,他们还需要胜州的大量的煤田,供他们进行过冬取暖使用,胜州,就有他们需要的露天煤场。”

“石景厂的工匠学院要负责对常胜厂进行一切支持,无论工匠还是工具,都要提供一部分。”

“还有疑问吗?”

石璞摇头,对于工部而言,他们的好日子突然就来了一样。

在以前,身为六部之末的工部,能做的事情极少极少,虽然贵为六部,但是就连督办皇家陵寝这种事,都是由赵辉、孙忠这些外戚去做。

左右不过是捞钱,谁捞钱,不是捞?

但是现在有了计省之后,就有了计划,他们只需要按照计省的计划进行,就大有可为,石景厂只是小试牛刀罢了。

工部在此次的河套开发之中,将负担绝大多数的工程营建任务,比如官道驿路的修建,比如河套地区的水利工程,比如胜州的煤炭开采,比如河套地区的农具、工具的开发应用。

这些都需要工部深度参与其中,提桶跑路的日子似乎是一去不复返了。

忙,忙点好,忙就代表着权力。

朱祁钰左右看看,大家对河套开发的事儿,颇为关心,这是好事,只要解决了一些问题。

大明军队日后开拓了任何领土,都可以作为样板去参详,最终完成对这些领土的彻底统治。

开发河套,先建立起官道驿路,然后再设立府州县乡,编民为户,兴修水利。保障民生。

这一套是极为完整的开发流程,这是奔着把河套开发成塞上江南的目的去做。

朱祁钰看着群臣,至少在开发河套这件事上,大家达成了统一的共识,拧成了一股绳。

朱祁钰很欣慰,没有看到有朝臣为渠家为代表的商帮说话,这一点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不枉费朱祁钰登基近两年来,不辞辛苦的钓鱼、打窝、修鱼塘,至少他们的屁股,现在不敢坐到肉食者那一侧。

因为朝廷正在逐渐变成了很大一只肉食者。

在自然界中,谁能够更有效的捕猎食物,谁就可以成为肉食者,决定了它在自然界的地位。

在朝廷,在大明亦是如此,谁能够吃的更多,谁的权力就更大。

大明始终是一个官本位的世界,商贾家财再过于丰厚,也要让孩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最终去做官。

金濂深吸了口气问道:“陛下,西受降城,也就是陛下要建的新的靖虏府,会设置税监钞关,在三府之地的集市上,也要设立税监,那靖虏府留存几何?”

金濂提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利益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