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在算学上,继往开来(第2/4页)

他一直在观察早就答完试卷的吴敬,显然是早就做完了,在反复衡量着什么。

吴敬很紧张,这里是大明的奉天殿,是大明的国之神器,是他三十年来,最向往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大明公器之所在。

这里就是大明实质上的天庭一般所在,在所有仕林的心中,这里就是他们的圣殿!

他们寒窗苦读,在微弱的灯台下,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无数次的辗转反侧中,来到了京师,来到了这奉天殿内,他终于成为了贡士。

很有可能,他考不上庶吉士,需要外派做官,很可能在鹿鸣宴之后,他再也不会见到陛下。

他穷尽毕生的精力,穷经皓首,熬了十年,终成大作,却只能自己偶尔翻动一下,徒叹哀怨。

大明以四书五经策问取仕,因此一般士子视数学研究为畏途,甚至认为乃是离经叛道之物。

吴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精力白费,他赌上了自己的仕途,在文渊阁大学士、六部明公的注视下,突然开口。

这一声,需要何其大的勇气?

自至京师,他就听到了太多关于陛下的种种传闻,他愿意试一试。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读书人至高无上的追求。

此时的他,只能看到陛下那张颇为英气的侧脸,似乎有好奇,也有欣慰。

他紧张万分的说道:“陛下,臣有《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一书十卷,献给陛下。”

朱祁钰眉头紧皱,然后缓缓转过身来问道:“你叫什么?”

他意识到了,这是一条大鱼。

吴敬俯首说道:“吴敬,浙江仁和人。”

朱祁钰了然,果然是一条大鱼!

胡濙猛地睁开了眼,抓着袖子裤管,紧走了两步说道:“陛下,天下大才多是恃才傲物,想来吴敬也是如此。”

“有诗云: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昔有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这首诗是曹操的《短歌行》,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两次辅佐周武王姬发伐纣,最终建立了西周。

胡濙完全没想到这吴敬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叫住了大明皇帝。

他不知道,陛下好杀人吗?

陛下对什么人最警惕?

自然是大明的这些官僚了,陛下都把京官扔进了官邸,还要每年抽水看看,到底哪条鱼不想活了。

科举取士,奉天殿内,大吼一声,一个刚科举完的士子,叫住了皇帝陛下!

这件事让所有的朝臣们背后立刻冒出了一层的冷汗,科举,为国选仕,怎么会选出如此不恭顺的人呢?

胡濙急的满脑门的汗,这于谦不在京师,劝仁恕,陈循又不大行。

他刚要说话,却看到了陛下转过了身来,脸上依旧满是笑容。

朱祁钰挥了挥手示意胡濙退下,他看着吴敬说道:“既然献书,胡尚书,带人把书送到泰安宫来。”

“好了,都考了一天了,等待传胪大典便是。”

“吴敬,是吧,很好。”

朱祁钰一向喜欢有骨气的人,无论这个人什么身份,有骨气的人一般操守都不会差。

群臣重重的松了口气,陛下并没有怪罪吴敬的不恭顺。

朱祁钰再次转过身来,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大踏步的走出了奉天殿内,若非群臣看着,他一定大笑三声。

大明是有很多数学家,吴敬恰好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数学家,他一声致力于对数学的继往开来,整理了历代算学。

《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就是对过往数学的一个汇总,对未来方向的一个探索。

承上启下。

但是这书和吴敬这个人一样,因为党争不断的景泰年间朝堂,明珠蒙尘。

现在这颗明珠,滴滴溜溜的滚到了朱祁钰的面前,还发着光,仿若再说,快把我捡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