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儿只斤?(第2/4页)

“只要不轻敌冒进,就当练兵了,今年打不下来,明年接着打,总有打下来的一天。”

“大明耗得起,他瓦剌人耗得起吗?”

“现在正是水草丰茂的季节,瓦剌人不放牧,这个冬天,他们就饿死在了兴和所了。”

“此战,一如当初在京师军前会议说的那样,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慢慢打,不急于推进。”

士气有点低迷,作为总督军务,于谦要提振士气。

石彪是石亨的同乡,他长得五大三粗,虎背熊腰一看就是一名悍将,他闷声闷气的说道:“空耗粮草,却无寸功,我等实在是有负陛下所托。”

于谦笑着说道:“陛下所托是让我们赢,我们赢了,就不负所托。”

跟读书人咬文嚼字,是石彪的失误。

于谦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只不过是换了个角度,就把兴和所进攻失利,翻了页。

石亨一众愣愣的看着于谦,只要赢了就是不负所托吗?

于谦站起来说道:“好了,整饬军马,明日再战就是,这次把陛下的征虏将军炮推到兴和所,轰他个人仰马翻!”

征虏将军炮,是大将军炮-改,比大将军炮的口径更大,火力更强,乃是王恭厂的新品,一共五门,全都拉到了万全都司。

“明日依旧是天朗气清,不急,跟他们耍耍。”

不急跟他们耍耍,自然是陛下的口头禅,陛下喜欢打窝,整个京师都知道陛下打窝的习惯,当然钓不到鱼也是必然的。

鱼都成精了,也早就惊了,没有水猴子挂钩,自然是钓不上鱼的。

众将士左右看看,才松了口气,打仗有很多的因素,手段和战斗意志决定了实力的强弱。

“鞑靼人会不会支援瓦剌人?”石亨不无担心的问道。

于谦笑了笑,他在京师有料敌于先的军师之名,但是他又不是神算子,这种事他哪里清楚?

之前大明是防守,鞑靼人不敢参与瓦剌人的进攻,现在大明是试探性的进攻,鞑靼人如果真的觉得草原上应当是他孛儿只斤氏说了算,那就会参与其中防守。

于谦摇头说道:“诚不知也,但是就算是鞑靼人加入了战场,又能如何呢?”

“连带着一起收拾了就是。”

石亨点头。

鞑靼人会参与瓦剌人的防御吗?

满都鲁,脱脱不花的三弟已经赶至了官山议事台,参与了阿剌知院召开的蒙兀大会。

此次大会,主要讨论集宁,到底是否要守;蒙兀人的太子位该如何定夺;牧场的分配等问题。

脱脱不花、阿噶多尔济、满都鲁是元昭宗嫡曾孙,乃是老正黄旗……正儿八经的黄金家族血脉!

纯的。

元昭宗何许人也?

和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以天下为棋盘,对弈之人。

而且元昭宗下的还挺不错。

岭北之战,大明三路齐进,中路军徐达战败,东路军李文忠损失惨重,冯胜节节胜利,但是因为另外两路大败,只能弃地千里。

岭北之战后,大明为了安抚天下旧元藩属国,不得不立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安定人心。

因为当时,高丽王辛禑都派了谢恩使李子松,前往北元朝廷朝贡。

高丽王辛禑的地位大约等同于汉少帝刘辩。

高丽在大明和北元之间反复横跳。

在捕鱼儿海之战后,高丽王辛禑被李成桂废为了庶人,随后被杀,高丽国灭,李成桂建立朝鲜,正式对大明俯首称臣。

昭德有劳曰昭,元昭宗在草原上的名望极高,如日中天。

草原人无不怀念元昭宗。

毕竟那是元朝为数不多的有成君王,也是少数能和朱元璋在天下这个棋盘上,下两手的人了。

元昭宗死后,朱元璋还专门派人到了草原上吊祭,说元昭宗一死,元朝、北元的气数,就彻底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