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军营(第2/3页)

王众也红着脸道:“这个问题我们进驻之初就发现了,向上反应,但一直没有回应。”

“你向谁反应的?”

“向乔参军反应的,卑职不识字,只能是口头上反应,没有书面。”

“不要管上面什么安排,我们自己动手,把军营延伸过来,老杨,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明天就是开始着实,看看怎么搞?”

“卑职记住了!”

陈庆一挥手,“我们再去坡下巡视一圈。”

众将翻身上马,骑马向山坡下奔去。

寂望坡之所以叫做战略要地,也和它本身地形有关系,它整体地形北高南地,东西两边都是岩石比较陡峭,从最高的六丈高慢慢降低,到最北面时也有一丈高,这就导致军队很难从东西两边进攻。

当然,架梯子可以爬上来,这是另一回事,而寂望坡的主要通道在北面,有一条宽约二十余丈的缺口,沿着这个缺口,战马和重型攻城武器都能推上来。

军营修筑也主要向东西向扩张,紧靠着东西向的崖壁修建,敌军就算架着梯子爬上来,也没有立锥之地。

但敌军士兵也可以爬上去后,在北面空地上集结,从北面攻打营墙,所以军营主要防御重点在北面和南面。

找到一个空,陈庆低声问杨元清,“这个乔参军是什么人?”

杨元清解释道:“这个乔参军叫做乔文寿,主管各军驻营审批,他其实问题不大,主要是这个都头人微言轻,加上没有书面报告,所以他反映的问题不受重视。”

“不是人微言轻的问题吧!事实摆在这里,筑营有漏洞,他能视而不见?”

郑平在后面不满道:“老杨,什么时候了,你还怕得罪人,你要给统领说实话啊!”

杨元清脸一红,连忙道:“是卑职不对,习惯了自保,忘记统领和他们不一样。”

陈庆理解他的难处,杨元清比较圆滑,又没有郑平那样的背景,偏偏他的顶头上司是傅选,这一年他过得很不容易。

“你就实话实说!”

杨元清点点头道:“其实说起来,还是和大散关的官场格局有关,宣抚使不允许一将独大,便架空了吴都统的权力。

只有进入战时,宣抚使才会任命吴阶为主将,而平时吴阶只是名义上的主将,各个都统制都可以不买他的帐。

不仅如此,各种钱粮物资都是由文官掌管,而文官是直属于张浚,目前西军司马叫做曲鸿远,官任都虞侯,和吴都统平级,所有钱粮物资都掌握在他的手上,而他又听命于宣抚使。

现在统领明白了吧!为什么抚恤发不下来,钱粮物资都掌握在曲司马手中,吴都统和王都统都有心无力啊!”

“如果进入战时状态呢?”陈庆又问道。

“进入战时状态后,吴都统会被任命为战时主将,曲司马才会把一部分战时物资移交给他,吴都统才有一定的权力,现在还没有进入战时状态,吴都统承诺今天把物资拨付下来,我们都觉得不太可能,吴都统要写申请,然后层层审批,最后宣抚使签字同意,至少三天以后,甚至五天到十天都不一定,统领最好还去找一趟宣抚使,恳请他赶紧批下来。”

陈庆这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点点头,“明天我就去找安抚使!”

……

吴阶怒气冲冲走进司马大帐,把物资调拨申请书狠狠扔在曲鸿远的桌上,“我写的申请书为什么要退回来?”

曲鸿远年约四十余岁,进士出身,身材中等,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他是张浚的心腹,原本出任礼部郎中判徽州司马,张浚调任川陕宣抚使,他也鸡犬升天,改判川陕宣抚使司司马,张浚又任命他为都虞侯,掌握钱粮物资大权。

曲鸿远心胸狭窄,但表面上涵养很好,他也不动怒,依旧笑眯眯道:“吴都统给秦州军申请了三千人的钱粮给养,但卑职调查下来,他们目前只有两千八百人,和申请人数不符,所以退回去请吴都统修改。”